戴纪厅长赴绍兴调研人民调解等工作
- 发布日期: 2025- 05- 26 21: 07
5月21日至22日,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省综合执法办主任戴纪赴绍兴调研,重温“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深入了解人民调解、基层司法所建设、涉企法治服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等工作,听取市、县两级部分司法行政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以及基层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代表介绍工作情况、问题和建议。
调研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司法行政调解工作实效化、优质化、现代化,对于更好统筹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意义重大。要找准政治坐标,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积极进取精神扎实做好调解工作,协同政法兄弟单位合力构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要找准为民坐标,及时回应群众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办实事解难事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关心与尊重。要找准担当坐标,按照省委“132”总体部署,紧扣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加快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等重点,充分发挥调解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各类调解分类指导,壮大解纷“主阵地”。立足不同类型调解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类调解组织建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做深人民调解。突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深入挖掘本地调解“和合”文化,选树、擦亮一批特色人民调解品牌,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做实行政调解。提前谋划行政调解职责清单制度试点,指导各行政机关全面梳理各部门行政调解事项,厘清行政调解范围,明确行政调解工作职责,让行政调解有据可依,让当事人“有章可循”。进一步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健全互联网、物流快递等领域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制定和完善行业调解规则,提升调解组织纠纷化解能力。加大司法行政系统商事调解改革试点力度,稳慎推进商事调解规范发展。
二要提升调解员能力素质水平,打造专业“解纷人”。适应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新需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人民调解事业、熟悉法律政策规定、善做人民群众工作、精通人民调解业务的高素质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按照《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尽快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应配尽配。拓宽人民调解员选聘渠道,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强化调解员分级分类培训。完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差异化培训模式,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专业能力。规范调解员日常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调解协会在行业指导、会员服务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完善调解员行为规范,建立投诉处理机制,教育引导调解员严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三要加强各类资源统筹联动,形成闭环“全链条”。聚焦“三端”发力,建立完善闭环调处的全链条管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抓前端,突出“防调结合、以防为主”。深入排查婚恋家庭、邻里关系、欠资欠薪等领域多发矛盾纠纷,及时预警、主动报告、定期研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合理疏导,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初始、稳控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疏中端,突出“协调联动、多元化解”。完善各类调解之间引导告知、移交委托、信息反馈等机制,强化调解与公证、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衔接,提升整体协同效能。注重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统筹引导各类调解资源、调解力量全面融入基层治理,擦亮“一站式”调解品牌。治末端,突出“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坚持把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司法确认、公证、仲裁等方式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升调解公信力和认可度。健全调解案件回访机制,及时巩固调解成效。完善调解普法融合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调解全过程。
调研强调,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市场主体数量多、规模大。各地要以排头兵姿态扎实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系列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统筹和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体推进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一要推动精准监管高效落地。要摸清底数。选取合适体量的镇街作为工作单元,“地毯式”全面摸清辖区内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研发、生产经营、运行管理、安全状况等底数和特点。要精细画像。重点围绕公共安全、食药品加工、危化品生产等民生安全“高风险”领域,综合分析安全基础、产品质量、运行状态、违法违规等情况,研究细化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的分级分类检查规则和标准。要精准施治。对初创型企业,重在加强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基础安全体系建设;对成长型企业,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规范指导,推动企业按进度解决安全问题,守住安全底线;对成熟型企业,要坚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深化落实“五个查”,根据企业画像明确检查频次,确保风险可防可控。
二要推动思想理念迭代跃升。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加强政治学习和政治淬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抓转化的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要推动互动治理闭环。坚持重心前移,用好基层网格指导服务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执法部门和企业协商共治,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要坚持执法服务并重。秉持执法为民理念,处理好“山高”和“水低”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执法工作形象,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要推动方法能力提档升级。要放大工作格局。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加强综合执法和司法行政部门协同联动,落实监督责任制,借力法治督察常态化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合力推动各行政部门抓好贯彻落实。要建立长效机制。践行正确政绩观,聚焦检查“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聚力发扬“推土机”精神,深入剖析背后原因,细化配套工作机制,驰而不息推进解决。要注重能力提升。坚持“刀刃向内”,推动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岗位调整机制,加强“懂管理、善执法、敢监督”的复合型执法人才培养建设,从思想上破除工作积弊、从廉政上塑造队伍形象、从执法上助力安全发展,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钱德海一同参加调研。
信息来源: 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