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司法局“前置调解”完善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 发布日期: 2023-05-11 14:10
  • 浏览次数:

镇海区司法局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联合区妇联、区民政局等部门共建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对婚姻家庭矛盾提供及时、有效、专业的前置调解。2023年来,全区各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347件。一是“共建+平台”推动婚调组织全域覆盖。协同区民政婚姻登记中心和区妇联妇女活动中心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配备取得心理师资格证的专职人民调解员,为处于离婚纠纷的夫妻双方做好心理疏导、情感帮扶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全区96个村(社)设立“大阿姐”调解工作室,依托网格微家、妇女议事站、“阿姐说事”等工作平台,实现就地上门调解,将矛盾化解在百姓家门口。2023年以来,全区调解工作室共为284对夫妻开展调解工作,调解成功率达58.45%。二是“专业+多元”打造能调善调婚调队伍。完善诉前化解机制,为全区各法庭配备婚姻家庭纠纷类专职人民调解员9名,加强诉前调解专业力量。组建由21名女律师组成的“金石榴”家事纠纷调解团队,在区社治中心窗口不定期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针对全区外来人口流动量大的实际情况,各婚姻调解组织吸纳长期居住在本辖区的外乡人担任调解员,发挥乡音、乡俗、乡情作用,采取交朋友、拉家常等方式,以情感化人、以道理服人,提升调解工作质效。三是“联动+预警”构建婚调处理闭环模式。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四项工作流程,明确司法所、派出所、妇联和法院工作职责,根据矛盾纠纷严重程度,按照蓝、黄、红设置三色预警,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构建预警、核查、介入、谈心、联调等全流程跟进的闭环处理模式。如蛟心反家暴联动工作室,工作室与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院和妇联建立联动机制,对调解成功的定期跟踪回访,对于调解不成或不履行调解协议的介入诉讼辅导,对于符合条件的提供法律援助。

信息来源: 镇海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