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创新柔性执法方式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发布日期: 2022-08-29 18:54
  • 浏览次数:

 宁波市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以“首违免罚”“公益抵罚”“以学代罚”等柔性亲民执法方式,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首违免罚”给予容错空间。发布涉企轻微违法行为“首违免罚”清单,涵盖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渔业安全、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26个领域191个事项,实现“事项名称、法律依据、豁免情形”三统一。今年以来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及告知承诺案件3.93万余件,较去年同期减少处罚3.84万件。二是“公益抵罚”传递执法温度。允许经济困难、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短、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罚款的企业,以公益服务折抵罚款。目前已梳理与偷排废水、破坏林地等违法事项相对应的“服务代偿”岗位8个,明确服务时间、抵扣费用、完成时限,今年以来办理适用“公益抵罚”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件。三是“以学代罚”推动依法经营。对符合“首违”“轻微”等6种适用情形的企业、商户,推行情景式、说理式执法。对超限治理、违法捕捞等重点领域,增设提醒约谈环节,从行政处罚、事故案例等多角度阐明利害关系,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同时,强化“以学代罚”实施后涉企执法行为的专项监督,累计审查相关执法案卷64件。

信息来源: 宁波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