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重服务 品牌打造为民生———《在鲜红的党旗下·司法行政百年英模谱》英模代表祝小君先进事迹

  • 发布日期: 2022-03-26 13:31
  • 浏览次数:

自担任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祝小君一直致力于用优质法律援助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困难群体发声、为司法公正奔走,一步一个脚印把西湖区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黄金品牌,并先后获得“全国法律援助优秀服务标兵”“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但最让祝小君满足和珍视的还是受援群众的泪水和笑容交织的感动和信赖。

用心做事,情系群众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群众的满意是广大法援人努力追求的目标。祝小君始终把便民利民放在第一位,专门制作《法律援助申请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书》,罗列了常见援助案件申请法律援助需要的具体文书和证据材料,发放到各援助工作站点,上传到区网上法律服务中心,只要群众根据要求材料齐全,就能做到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当场指派律师,且从没有发生过因为已到下班时间而让群众再跑一次的现象。

良好的服务意识,使祝小君和同事们总是尽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额外帮助。如主动为困难群众掏钱垫付房租;护送行动不便的来访群众回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有一次,一位原来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在庭审时被判刑,当场收监,突然的变故令当事人猝不及防,因内瘫痪在床的妻子在家无人照料,工作人员和承办律师一起连夜赶往当事人家里,安抚家属情绪,帮助联系社区,妥善安排生活。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好口碑,法援中心和律师在法律服务过程中收到了当事人送来的114面感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是当事人的真挚感情,都是他们对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感谢和信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办案质量是援助工作的生命线。2008年,刚开始担任法援中心主任的祝小君发现,中心工作人员虽是法律专业毕业,但没有办察经验,面对群众咨询只能纸上谈兵,而且存在因办案律师责任心不强被投诉的情况。要想法律援助工作做得扎实,一定要有专业律师做强大的后盾。祝小君积极推进“法律服务打包签约制度”,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和同事一起,逐家上门辖区律师事务所,逐位面试律师,在当年就确定了4家签约律师事务所共10名签约律师。目前,这支由律所合伙人、骨干律师、年轻律师组成的法援律师团队,已经增加到11家律师事务所共30名律师。这些优秀律师每天轮流在区法援中心值班,负责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承办全区的法律援助案件。祝小君还定期特邀专家资深律师、法官为法援律师团队提供培训,并认真开展案卷管理,集中交流探讨,回访案件质量,优秀案例剖析汇编等活动。通过高效周到的法律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使西湖区法援中心承办的案件在杭州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如今西湖法援律师团队已经成了西湖区法律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

祝小君和她的同事们从不停止创新的脚步。2008年,开始探索实践法律援助“打包签约制度”;2010年运用动漫形式创作了“阿普之歌”宣传法律援助和“12348”的法律咨询热线;2013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西湖区网上法律服务中心”,精挑细选的22位优秀法援律师每天轮流在视频室值班,接待群众的法律咨询、完成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审;2015年拍摄的西湖区法律援助微电影《锦旗的故事》获得了全国法治动画微电影大赛优秀奖;2016年开始探索“12348”法律咨询热线服务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直接委托一家社会评价好、热心公益的律师事务所负责在接听电话,形成了“团队分工”“接听+记录+回访”的服务模式。 借助“网上法律服务中心”和“12348”法律咨询热线,有效整合了资源,方便了群众,规范了服务质量。特别是西湖区的法院、信访局、人社局以及193个镇街、村社都设立了“网上法律服务受理点”统一配备设备,落实专人负责,“实现了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10分钟,农村居民半小时,网络电话零距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西湖区法律援助事业在祝小君的带领下,不骄不躁,砥砺前行。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