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司法局“三赋”有效化解劳动争议优化营商环境

  • 发布日期: 2021-09-09 08:41
  • 浏览次数:

海曙区司法局从优化调解资源、创新调解方式、强化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有效应对劳动争议相关矛盾纠纷的快速增长,今年共受理并调处劳动争议243件,调处成功率100%,涉及群众510人,金额453.6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9.8%,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相关工作获区委书记徐强批示肯定。

一、定好“盘子”,专业“赋智”强化调解队伍。一是定点扩面建立局部优势。推进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由钟珍明等5位同志组成的首批区“首席人民调解员”队伍,并打破区域限制,做好调解力量“天平秤”分配,将调解力量“空投”给难案积案,推动区域内疑难复杂和重大劳动争议化解,本月调解涉及15人以上或金额20万以上的疑难复杂劳动争议纠纷5起。二是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水平。通过调解协会购买人民调解员培训服务,邀请律师为辖区从事涉企纠纷调处的调解员、相关企业负责人等40余人进行《涉企矛盾纠纷调解实务》授课,强化劳动争议调解水平。同时,与团区委联动开启“小曙调”调解品牌,持续推进大学生法治实践工作,充分运用大学生优秀的专业能力介入调解,培养一批“小娘舅”。

二、理清“路子”,数字“赋能”优化调解方式。一是深化线上调解。根据劳动争议涉及人数多、地域广的实际情况,创新并全区推广洞桥镇陈杰“云调解”模式,根据各司法所实际可操作情况,全线对接“12348”“ODR”和省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借力微信、maxhub等软硬件终端,线上开展“背靠背”异地调解,给远隔两地甚至三地的当事人搭建线上化解平台,为群众提供“指尖上”“一站式”纠纷受理与法律咨询,实现矛盾纠纷调解最多“跑零次”。8月以来,全区进行线上纠纷调解5件,涉及当事人16名。二是优化确认流程。以“庭所共建”为契机打造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书“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快速通道,由街道调委会和人民法庭同时介入调解。法官在调解现场线下制作司法确认书,采用线上送达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便利。目前已出具司法确认书7份,有效提升调解权威性。

三、开对“方子”,多元“赋力”细化调解流程。一是工作前置排除风险。加大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排查密度,主动介入用工风险和劳资纠纷矛盾纠纷调解,联合各工业园区法律服务驿站驻点律师共开展集中排查45次,全力净化务工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联合出手解决难题。以人民调解、劳动仲裁与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三驾马车”为核心力量,形成劳动争议调解合力,共同参与劳动纠纷化解,如古林镇某服饰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拖欠40多名员工工资,古林镇调委会即联合劳动监察中队进行联合处置,迅速化解该群体性矛盾纠纷,共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构建辖区和谐劳动关系。

信息来源: 海曙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