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司法局“三坚持”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三化”建设

  • 发布日期: 2021-09-06 09:43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椒江区司法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始终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立足“三个坚持”,扎实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三化”建设。

一、坚持“精准把脉”,注重个性化矫治。一是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规定,落实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单独开展、档案专人专职管理、矫正宣告不公开、犯罪记录封存等监管措施,杜绝身份信息泄露。二是量身定制方案。针对辖区内9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年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特殊情况,结合审前调查评估意见和心理健康测评等进行综合评价,量身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三是落实亲职教育。积极与监护人进行沟通联系,督促家长严格履行监护人职责,筑牢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的第一道防线;定期开展家庭走访,掌握近期学习近况、思想动态、行为动向,引导其重树信心不再误入歧途。

二、坚持“对症下药”,加强精细化矫正。一是结合感化教育。充分利用关心桥”驿站社区、椒江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华侨农业园等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发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类公益课堂、阅读分享会、养老院送爱心等活动。二是创新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心设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活动中心,配备心理疏导室、情绪宣泄室、心理反馈按摩椅、亲子沙龙等硬件设备,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提供加强心理测试和偏差心理疏导纠正行为等工作。今年以来,已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活动3次。三是开展分段管理。结合未成年人教育矫正阶段性目标,将教育矫正全程分为初始阶段、常规阶段和解矫前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灵活落实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三、坚持“数字赋能”,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日常管理“全覆盖”。充分利用浙江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浙里矫”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终端,落实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全天候、全覆盖,确保不发生托漏管现象。二是学习教育“多元化”。依托社区矫正在线学习、心岸App教育平台,积极引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自觉;联合春雨、大众、司法连心等公益组织在“志愿者打卡器”发起志愿活动,引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信息来源: 椒江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