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司法局打造“三大阵地”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
- 发布日期: 2021-09-02 09:10
正值中小学开学之际,景宁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打造“三大阵地”全方位、立体化增强普法供给全覆盖,为青少年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
一、因地制宜,打造法治宣传“实体阵地”。联合司法行政干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全区各中小学校,以预防校园暴力、网络诈骗、疫情防控、交通出行等与青少年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选择青少年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普法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书籍的派送和阅读活动,分发《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宣传册和纪念品,让辖区青少年“带法开学”,不断增强未成年学习法律的参与感,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有效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已累计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宣讲30余场次,派送书籍200余册,受教师生5000余人次。
二、挖掘特色,打造法治教育“精品阵地”。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通过播放法治公益广告、巡展法治微电影、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派出律师团队作专题报告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打造普法教育特色活动。联动村(社)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公益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的寓教于乐的游戏,积极开展“民法典晨读”“小手拉大手”“模拟法庭大赛”“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红领巾宪法学习广播站”等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在“开学第一课”“新生入学仪式”“成人礼仪式”中规范设置专门法治教育环节,创造性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活动中,全县共开展“法治第一课”特色活动10余场次,播放法治公益广告10条,法治微电影5部,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三、互动融合,打造法律服务“网络阵地”。突出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作用,推动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打好“线上+线下”法治宣传“组合拳”,为青少年家长发送青少年开学安全教育普法短信,在“微信公众平台等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不定期推送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及政策法规,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利用司法行政微信群与“两微”指尖普法优势,在群内、公众号中普及《反家暴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青少年保护法律知识,及时解答青少年法律疑问,畅通青少年法律帮助渠道,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衔接,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互融合。目前,已累计推送未成年人普法图文信息300余条,解答法律咨询80余人次。
信息来源: 景宁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