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司法局狠抓“三大建设”保障法治文化润泽新农村
- 发布日期: 2021- 09- 13 08: 41
近年来,鹿城区司法局以新农村法治建设为主阵地,狠抓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建设,不断延伸工作网络,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基层普法更接地气、更有重点、更显实效,源源不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法治活水。
一、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法治文化进村力量支撑。强化普法队伍建设,形成受众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各显特色的普法队伍,使法治服务触角延伸到新农村各个层面。招募普法志愿者392名,以案释法讲师83名,常年下乡进村开展巡回宣讲。完善基层法律顾问制度,先后选派260余名律师下沉新农村,每周定点坐诊村社办公大楼、文化礼堂,接受村民咨询、参与纠纷调解。依托村民自治体系,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参加法治培训班,培育村级法治“领头羊”93名,以农村党员干部等农村普法骨干为中心带动全村学法、用法、守法,促成百姓依法维权、依法办事良好风气。
二、加强阵地建设,保障法治文化进农常态发展。以宪法、法治乡村建设成果等内容为主题在该区集中打造25处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民生工程,用案例分析、法治墙绘、大型电子屏等方式,反映法治格言、法律条文等内容。积极结合纪念日、节假日等重要时间段,组织志愿者、文艺工作者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法治微电影、法治案件回顾、法治书画展览等活动,在居民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传递法律内涵。开辟74个法律图书室(柜),开展“万册图书送基层”活动,采取村民点单、政府买单的形式购置与农民生产、生活及权益保护方面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在驿头、临湖等有条件的文化礼堂设立“法律诊所”,张贴普法墙报,把法治课堂搬进文化礼堂。
三、加强载体建设,保障法治文化进村更贴群众。积极盘活农村法治文化资源,激发温州莲花、温州鼓词、温州话散讲等民间传统艺术的法治活力,邀请民间文化传承人将法治内容编排融入等传统曲艺,其中融入法治文化的“塘河鼓词巡回唱”,凭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质深受广泛村民喜爱。紧抓新媒体普法趋势,选取“微信赌博”、“违法隔断出租”等在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典型案例拍摄法治微电影,搭载“三下乡”菜单式服务逐村宣贯,累计播放法治宣传标语、优秀法治微电影120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
信息来源: 鹿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