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司法局紧盯“三大任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提升

  • 发布日期: 2021-08-30 09:2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宁波市司法局紧盯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制度改革、跨区域品牌打造、重点难点攻坚三个主要任务,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牵引性、统筹性、综合性作用,增强进位意识,全面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提升和数字化改革。

一、创改革,立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影响力。探索推进全市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外地与本市公证机构体制改革调研摸底工作,通过拟订改革实施方案、紧盯落实推进计划、建立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激发行业整体活力。完善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机制,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实体、热线、网络三大服务平台,特别是提供向乡村群众倾斜的公共法律服务。目前,全市建立158个乡镇(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2909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点,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树品牌,谋发展,打造宁波“公法服务”引导力。强化台州、舟山市两地对接,着力打造“公证E通”成为“同标准、易复制、低成本”的宁波样本,为宁波都市圈和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经验模式。科学谋划司法鉴定机构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化司法鉴定人才培养基地及专家库的完善与壮大,进一步提高了该市司法鉴定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仲裁”现代技术,打造一中心(案件信息化系统管理中心)、三平台(互联网仲裁、金融仲裁、国际航运仲裁)、五大智慧体系(智慧庭审、智慧办案、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宣传),加大在航运、国际贸易、港口服务等行业推广仲裁制度力度,为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共创特色甬仲品牌。

三、提质效、压责任,深化推进“公证E通”传播力。扎实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制定《“公证E通”宣传推广活动方案》《“公证E通”乡镇(街道)服务点推广奖励办法(试行)》等系列方案,建立“案件分流”“分片包点”等工作机制,推动“公证E通”下沉基层。充分利用“甬派”APP、“法治宁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普及“公证E通”及公证行业,线下通过印制与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册、宣传品等方式宣传推广,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实现重点乡镇(街道)全覆盖。截止目前,宁波共设有“公证E通”服务点175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


信息来源: 宁波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