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司法局“三聚焦三赋能”构建涉渔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 发布日期: 2021- 08- 25 15: 36
象山县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法治思维,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功能,通过加强体系设计、创新排调模式以及激发内生动力三管齐下,积极构建涉渔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力打造“海上枫桥”象山样本。
一、聚焦多元促顶层设计,赋能布局联动架构。打破部门界限,整合边防、渔政、海事、司法等部门资源,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建立健全职能部门联合调处和渔民自治调解相结合的涉渔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县渔业海事调委会健全与18个乡镇(街道)渔办、23个渔村负责人、15个渔业服务站以及254个渔船编组长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形成有纠纷必接、有纠纷必调的“全天候服务圈”。建立“法保”咨询、“o2o”司法援助、外港服务管理等多项矛盾软化机制,并协调渔业互保协会、海事律师事务所开通绿色联系通道,靠前提供法律咨询和保险咨询,进一步延伸矛盾纠纷调处触角。今年休渔期间,成功调解涉渔纠纷54起,协调赔偿金额359万元。
二、聚焦特色促模式创新,赋能整合多元力量。深化落实与宁波海事法院签订的《关于加强诉调机制对接的实施意见》,海事法官每周2天在县渔业海事调处中心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石浦分中心两处诉调服务点驻点,现场接待渔区群众,实现涉海涉渔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发挥品牌效能,成立增财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聘请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的船老大、渔村村书记等9人担任特邀调解员,精心打造“海上老娘舅”调解服务品牌,并通过“你点我调”破除当事渔民的信任壁垒,累计调解涉渔纠纷39起。物建渔嫂调解员队伍,自创渔嫂“三步”调解工作法,并加强激励引导,帮助排查各类涉渔矛盾、化解海上纠纷、宣传政策法规。
三、聚焦服务促内生动力,赋能纠纷诉源消解。以渔船安全执法“铁拳”行动为抓手,组织司法所密切配合公安、渔政等部门通过“陆上查、港口清、海上巡”等方式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实现矛盾纠纷超前防范、快速介入、联合调处。结合12348法律服务入村居活动,在各镇乡(街道)矛调中心设立涉渔法律服务“绿色窗口”,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保障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仲裁等各类涉渔案件诉调联动,前置矛盾纠纷化解。落实落细“三服务”,由司法行政人员、法官、律师、渔业海事工作人员等组成的普法讲师团深入渔区为渔民、渔嫂等群体巡回开展法律咨询与讲座,宣传推广象山县《渔船船员劳务合同》等合同标准范本,并依托诉调服务点和巡回审判点,在基层开展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今年以来,全县共调处海事渔业纠纷170起,调解成功169起,调处成功率99.46%。
信息来源: 象山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