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司法局“三个一”打造精准智慧矫正新模式

  • 发布日期: 2021-08-25 15:33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该局突出数字赋能正向激励,以智慧修心为核心,通过打造“一网”“一码”“一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应用平台,对矫正对象进行智能分类,实现精密智控和精准矫治,7月21日,顺利通过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专家考核组的验收。

一、“一图”感知。依托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上线面向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社区矫正对象三类人员的移动APP、微信小程序,利用入矫采集的面部、指纹等个人信息,加入统一数据后台,通过人脸识别签到、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区域管控、线上走访等数字化手段和智能化技术,构建一张全天候、全周期智慧矫正网络,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场景式监督管理。今年以来,采集人脸信息768个、指纹3840枚,全天候自动信息核查比对1116次,杜绝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

二、“一码”智治。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五色“激励码”运行机制,实现一人一码、动态监管、精准矫治。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改造表现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日常报告、学习积分、思想汇报、“心晴”日记、公益服务、奖惩记录等数据记录转化成具体分值,形成初始的白色码,再到根据分值的由低到高的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码,分别对应不同的监管等级,管控级别逐级提升,并配套色码的动态调整机制,依据色码变化情况调整监管等级,不断提升矫正对象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周期动态管理,达到精准矫治。目前,558名在矫人员已完成1728条数据记录,为大数据判研奠定基础。

三、“一景”帮扶。探索建立VR反向警示教育,通过监狱、法庭、劳动现场,以及吸毒、邪教、酒驾车祸等特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强化对象认知,实现警示教育的目的。同时,设置正向激励VR教育系统,采用红色资源,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崇尚英雄、爱国爱党、重塑心灵、珍惜生活的理念成为矫正对象的共同认识和价值追求。目前,已制作5套VR视频,已开展138人次教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信息来源: 越城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