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司法局多样普法“典”燃《民法典》宣传热潮
- 发布日期: 2021-08-11 10:29
兰溪市司法局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宣传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将《民法典》宣传融入群众生活,以多样普法“典”燃《民法典》宣传热潮。
一、集聚资源,实现宣传方式“多样化”。一是全面“讲”。精选法官、检察官、律师等15人组建《民法典》宣讲团,根据学法对象的实际需求,制作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合同等方面的视频课程,提供精准的“菜单式”普法12次。二是体验“学”。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文化圈,丰富民主法治村法治阵地的《民法典》元素,推出潦溪桥村、永进社区主题公园、石门槛公园等以《民法典》为主题的法治文化阵地研学点21个,寓教于乐,增强青少年的《民法典》知识。三是丰富“用”。挖掘兰溪特色,聘请剪纸、糖画、面塑等民间艺人为法治文创老师,将《民法典》内容融入民间非遗手工艺中,在振兴小学的“青少年法治文创基地”、兰花社区的主题活动日中,开设特色法治课程强化宣传,以法治文创作品传播《民法典》知识。
二、分类施策,实现宣传对象“精准化”。一是抓好“关键少数”带头学。把《民法典》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邀请浙大教授周江洪做专题报告;纳入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将《民法典》学习作为公务员年度学法必修课,依托“周一夜学”、个人自学等形式,实现干部学法全覆盖。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启蒙学。将青少年作为学法重点群体,抓好法治启蒙教育,以“法典护航 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普法指导老师、法治文创老师等作用,培育校园法治项目,开展校园大型法治游园活动3次,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12堂。三是抓好“基层典型”引领学。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组织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共300余人赋能提升,提高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向基层延伸。
三、着眼日常,实现宣传内容“生活化”。一是创新演绎身边案例。梳理《民法典》中的热点法律知识,融合见义勇为、游戏充值、“头顶上的安全”等典型案例40余个,用群众喜爱的情景剧、歌谣弹唱、快板等形式制作成小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二是灵活运用掌上平台。打造“兰花钉+普法”掌上平台,开设“每周一钉”普法栏目,将《民法典》小知识精准推送至居民手机。三是精心打造法治小区。因地制宜推进法治小区建设,在四季澜庭小区打造“法治小苑”,建设法典步道、增加法治灯箱、设计法治雕塑,融法于景;在云山小区、二号区等老旧小区,绘制《民法典》墙画、扮靓法治楼道,让群众出门就能感受到法治元素。
信息来源: 兰溪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