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司法局整合共享资源推动普法责任制实效化
- 发布日期: 2021-07-09 09:11
余姚市司法局围绕提高全民普法实效性的目标,突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努力实现部门单位之间、社会组织板块之间普法资源的互联互通,切实提升普法工作质效。
一、聚焦部门普法职责,打造考评助推的协同体系。一是下发《关于报送法治宣传平台的通知》,通过梳理整合,共排摸出34个单位1715个点位平台资源。二是制定下发《2021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将全市60家单位纳入,根据不同单位的职能特点,分解普法任务,并通过浙政钉工作群进一步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三是将此项工作纳入《市直部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根据宣传平台的宣传广度、有效性进行专项考核加分。如在上半年的《民法典》《浙江省数字经济条例》《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宣传上,充分利用了商超加油站、银行的LED屏,拓展了法治宣传渠道。
二、紧扣群众活动轨迹,打造法理常随的浸润体系。一是打造公共交通民生共享平台。利用余姚城区4条公交线路为载体,打造法治公交,让公交车成为移动宣传窗。同时,在全市14个公交客运站摆放“法治余姚”微信二维码,向群众传达法治理念。二是打造基础设施法治阵地平台。利用市住建局等部门的资源,以新开工在建项目围挡为载体,绘制法治宣传图文信息;共建9.7公里的姚江法治绿道,变绿道为“律道”;打造蛇山公园民法典主题法治阵地,使居民休闲时感受法治熏陶。三是打造重要路段重要点位法治风景线。依托市商务局的3个综合体、8个家家福门店、21个加油站电子屏,市交通局的45块公路电子情报板,市公安局的28个点位的派出所警务室、重要路段电子显示屏,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的155个银行LED屏,气象局的340个LED屏等宣传平台联动宣传法治余姚内容。
三、发挥行业优势,打造项目联动的“大普法”格局。一是前期做好项目挖掘。上半年梳理出人社局等10个单位部门共41个法治宣传项目,并在法治余姚公众号上进行集中展示。二是中期开展合作共建。在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共梳理出25个项目,选择梨洲街道明伟村和河姆渡镇庐山寺村,共同打造法治文旅示范线。在普法活动项目方面,构建“普法办+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分别开展“国家安全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月”等多个专项活动宣传。三是后期建立常态机制。每年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每年年中定期开展“明明”普法宣传周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做好“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构建多部门参与、多行业配合、多媒体介入的“大普法”格局。
信息来源: 余姚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