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司法局严把“三关”推进“智慧矫正”工作

  • 发布日期: 2021-07-08 16:22
  • 浏览次数:

常山县司法局以数字化驱动为目标,以科技化赋能为抓手,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智慧矫正”工作,推动社区矫正监管方式转型。

一、把好“执法关”,筑牢社区矫正监管防线。一是落实信息研判机制。根据日常信息收集及信息化核查记录,定期分析研判社区矫正对象情况,做到每日信息化核查两次,核查率达100%。针对重点人员,定期实地走访,及时发现并解决监管漏洞。今年以来,共走访820余人次,形成谈心谈话记录820余份。二是做好安保维稳工作。部署开展集中大走访排查活动,严格执行钉钉人脸识别打卡制度,对于未开通钉钉打卡的社区矫正对象,采用社矫软件视频通话、当面报到、实地查访等方式进行每日核查,确保不出事、严管控。安保维稳期间,走访社区矫正对象237人,信息化核查记录9720余人次。三是严把请假审批关口。严格管理外出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申请和跨市县活动申请,7天以内的请假外出申请全部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审批。今年以来,请假外出人数130人,同比减少38%。

二、把好“学习关”,创新教育帮扶模式。一是加强人员素质。举行社区矫正公益大使聘任仪式,社区矫正公益大使兰常林以《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谈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为题为社区矫正对象作心理疏导培训。二是提高矫正实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浙江省社区矫正“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选送集体节目《寻找光明》与个人朗诵《相信未来》,集体节目和个人朗诵均获得三等奖。三是完善帮扶手段。高效发挥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平台作用,以村为依托,网格为单位,司法所为终端,建立起“司法所-村-网格员”三级管理模式。各网格员通过“平安通”APP实时了解、掌握网格内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每月依托网格员走访人数200人左右。

三、把好“平台关”,提升“智慧矫正”应用。一是活用管理平台。利用政法一体化平台,做到基本信息网上录入、执法业务网上办理、执法文书网上流转、执法结果网上查询。今年以来,一体化平台共接收法院推送的执行材料56件,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案件16份。二是严用钉钉平台。矫正对象每日早晚两次利用钉钉APP微笑打卡并上传人脸自拍,软件精准实时定位,有效避免“代打”“越界”情形,237名社区矫正对象均使用钉钉打卡。三是推行教育帮扶平台。积极配合市局“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平台”项目建设工作,探索应用该平台组织开展在线矫正教育、公益活动等实际帮扶工作,共有14个司法所、28名工作人员,237位社区矫正对象使用该平台。

信息来源: 常山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