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司法局“三强化”打好调解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2021-07-29 10:24
  • 浏览次数:

桐乡市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化解涉农矛盾纠纷,为保障“三农”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来,全市村(社区)一级调解组织化解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涉农矛盾纠纷 613件。

一、坚持“党建+调解”,筑牢涉农纠纷化解堡垒。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提出“支部建在所上”理念,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党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6个司法所单独成立党支部,实施“支部亮牌”“党员亮诺”,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试点推行由司法所党员干部、人民调解员等人员组成“板凳法庭”,变“办公室坐诊”调解为“上门巡诊”调解,今年,“板凳法庭”入驻屠甸镇海星村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司法所党员下沉工作站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延伸“板凳法庭”触角,让老百姓遇到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二、坚持“联动+调解”,拓宽涉农纠纷化解渠道。发挥市级矛调中心龙头作用,打造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为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体平台,引入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医调、劳调、交调、保调、物调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今年来,共调处矛盾纠纷855件。发挥镇级矛调中心骨干作用,全市11个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均已入驻各镇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强化警调、诉调工作室及商会行业协会调委会建设,推动打造多位一体、融合互动的镇级纠纷调处平台。发挥村级调解组织基础作用,充分挖掘微网格内调解力量,打造“九曲一和工作室”“毛毛阿姨调解驿站”等“一米调解” 品牌工作室19家。

三、坚持“品牌+调解”,提升涉农纠纷化解质效。发挥人民调解品牌工作室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工作室调解员—网格员—微网格员”三级联动微模式,进一步延伸涉农纠纷化解触角。崇福镇东安村“民生三伯伯”调解工作室由三名老干部组成,以农村生活、农村政策、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切实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打造由大麻镇各村(社区)妇联执委、妇女组长、女党员等女性骨干组建的“麻花调解室”12家,发挥女性耐心、细心的工作优势,推动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麻花调解室”入驻大麻镇矛调中心,成为全市首家入驻镇级矛调中心的品牌调解工作室。濮院镇创建“老乡来帮忙”品牌,吸纳各村(社区)农民新村、企事业单位中有威望、热心的新居民及商会协会会员、非桐乡籍律师等共同参与调解,进一步畅通村社一级新居民纠纷的化解渠道。

信息来源: 桐乡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