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司法局聚力“三推进”全力提升“民生三感”

  • 发布日期: 2021-07-21 09:07
  • 浏览次数:

景宁县司法局紧扣“职能发挥、服务创新、保障强化”切实提升为民服务实效,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紧扣职能职责抓推进,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领”字破题。深化民主法治村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6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9个。二是“强”字优化。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专项培训,21个乡镇(街道)、30个行政执法单位法制审核人员、业务骨干140余人参加,有效提升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促进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三是“清”字发力。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开展告知承诺事项梳理工作,今年以来,共梳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323项、公示19项,清理规范性文件264件,其中涉及“烦企扰民”废止文件2件,修订2件。

二、紧扣创新创优抓推进,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义卖义捐有“温度”。组织开展“献爱心、感党恩”公证义卖义捐活动,将售卖普法宣传用品所得的800余元爱心款捐赠给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并化身“普法宣传员”面对面解答法律咨询50人次,提供法律帮助20次。二是结对指导有“力度”。聘任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政法干警等53人为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调解法治指导员,通过结对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质量。三是畲歌普法有“深度”。组织18名畲族群众成立“畲族山歌普法宣传队”,将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山歌唱出来。开展“有典意思”民法典微视频进百村展播活动,将民法典微视频在全县100余个行政村、社区进行展播。

三、紧扣便民利民抓推进,提升群众“安全感”。一是优化法援供给。制定出台《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提高各类援助案件办案补贴。强化“早期介入”机制,加强法律援助与调解、公证、行政复议等对接,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向前端延伸。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成立全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旗)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景宁畲族自治县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通过“政府+社会”模式,全面“兜底”政府法律援助范围之外的困难群体法律援助需求。二是深化网格服务。充分发挥“老叶说事工作室”作用,通过“轮流坐阵”“唠家常”的形式,对网格治理开展日常“问诊”,实现有事不出门,办事随时到。

信息来源: 景宁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