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逆行向前,筑牢丽水第一道抗疫防线————记浙江司法行政系统“抗疫最美逆行者”
- 发布日期: 2021-06-03 15:37
周向勇,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参加工作,现任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级主任科员。他怀着对事业的热忱,担当作为,砥砺前行,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他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义无反顾,逆行向前,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用逆行的身影书写责任与使命。他就是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组组长周向勇。
面对疫情 他义无反顾、逆行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开赴高铁卡口抗击疫情第一线。2月7日,志愿服务队进驻丽水高铁站防控检查卡点。2月8日,启动24小时全天候执勤模式,全面接管高铁卡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入丽人员登记扫码、清点分流,红码、境外等重点人员管控转运,无码人员健康码安装、监测等工作。
疫情面前,周向勇主动请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组组长。在防疫一线,他总是走得最多、讲得最多、站得最久的那一个,人员分配、物资发放、引导扫码、处置突发事件,哪个岗位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初到抗疫一线时,所有队员心里实际是有恐惧的,特别是高铁卡口工作,人员成分复杂,很多外地来丽或国外返丽人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了保护好每一位队员的安全,周向勇突击学习了相关防疫知识并传授给每一位队员,每次上岗前,他都要检查队员是否戴好口罩、面罩、手套,在轮岗休息时,他总是帮队员从头到脚进行全面消毒、洗手后再休息。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外地返丽人员不断增加,高铁防疫卡口的工作量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在开展高风险旅客引导转运、集中防控隔离或核酸检测工作中,时常会遇到旅客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周向勇始终把“防控就是服务”的理念放在第一位,一遍遍解释政策,稳定旅客情绪,尽一切力量服务旅客的实际需要,有效缓和了排查人员和返丽人员的关系。在这期间,他和组员们既当“防疫员”又当“服务员”,既当“引导员”又作“宣传员”,保持每天18个小时的坚守,克服身体长时间站立和保持精神高度紧张的不适,克服家庭的困难,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主动当好疫情防控的“主心骨”、攻坚克难的“排头兵”,高效、有序、准确完成了每天六、七千名旅客的登记、排查、引导、转运工作,确保了丽水高铁卡口的“零病例”输入。
周向勇和战友们,坚守高铁卡口113天,鏖战71个日夜,累计接待客运列车4853次,分流引导旅客273460人。
面对危险 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
高铁卡口防疫100天里,志愿服务队在高铁卡口引导转运旅客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来自武汉等疫区人员、境外抵丽人员、健康码红码人员和核酸检测追踪到的亲密接触者等四类防控高风险旅客。周向勇和队员们坚守在第一个关口,守好城市第一道防线,坚决不让一个高风险旅客流向市区。
面对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周向勇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能够一个人完成的任务,他坚决独自完成,他总是交代队员:“你们离我远一些!”有人问周向勇,“你引导转运的人很可能成为确诊病例,你不怕吗?”周向勇回答:“怕,我也还会这样做。”
在这100天里,志愿服务队共转运湖北、武汉等重点省市入丽集中留观旅客1744人,筛查发热后联系相关医院检测旅客16人,向市综合服务点移交核酸检测旅客1292人。
面对难题 他法情兼顾、温暖人心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高铁站抗疫期间,他和队员遇到一个深圳返丽人员,按照工作要求,他需要立即送到服务点进行核酸检测。但是该人员紧急回丽是为了见病重的妻子最后一面,核酸检测的几个小时对于这位旅客可能就是与爱人天人永隔的分界线。他们立即将情况上报,经过上级同意,查验了住院信息,并与区防疫指挥部、医院进行详细沟通,安排专车将其送到医院见妻子最后一面。
十多次的电话沟通和协调,过程虽然曲折艰难,但是得到多方的理解和支持。男儿有泪不轻弹,坐上防疫专车时,该人员眼里泛着泪光,无数次呢喃着“谢谢谢谢……”此时,雨夜虽冷,但周向勇的心里很温暖,因为能让返丽人员早点返回家中,早点返回工作岗位,便是他最大的心愿,更是全体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共同心愿!
在每一次化解旅客焦急、困惑、无奈、甚至惊恐无助的背后,都是周向勇和他的队员们微笑服务、耐心解释、端茶送饭的辛勤付出。从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无私服务,到热情检码、搀人提物、寻车指路,再到助母寻子、助盲返家、助病购药,志愿服务队累计帮助出站后遇困旅客、残疾旅客等227人次,帮助无码旅客申领安装健康码13895人次。
信息来源: 组织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