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司法局“凝聚合力”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第一防线

  • 发布日期: 2021-06-02 11:02
  • 浏览次数:

长兴县司法局围绕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整合各方力量,瞄准重点群体,创优宣传机制,全力做好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法治宣传,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第一道防线。

一、整合三支力量,打好防范阻击战。一是司法行政系统当好排头兵。充分发挥普法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在乡镇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法律服务机构设立宣传站(点),开通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咨询热线和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通过举办现场宣讲咨询、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挂图和警示牌等形式,全方位、多层面、不留死角地开展宣传。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唱好主角戏。以“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为抓手,压实主管部门责任,充分发挥政法系统、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多方联动,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析法明理与以案释法相结合、重点打击与平时教育相结合,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贯穿到执法、管理、服务全过程中,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社会普法力量形成大合唱。积极整合社会普法资源,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协会、社区共建协会等社会群众团体作用,通过开展“面对面”宣讲、“手拉手”帮扶、“点对点”服务活动,大力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和依法理性维权意识。

二、突出三个群体,瞄准目标强发力。一是抓老年人弱势群体。老年人群是电信网络诈骗易发的高危群体,我们坚持把中老年人作为宣传防范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为基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播放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电信诈骗等案例的宣传,强化老年人群电信网络诈骗防控意识。二是抓农民工社会群体。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易受社会上各种利益的诱惑,是不法分子捕捉的重点对象之一。我们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市场等活动,在劳动用工密集场所、大型市场、重点工地组织举办宣讲咨询、悬挂宣传标语、大篷车流动普法、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到企业、工地、市场张贴等,提高农民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识别能力。三是抓在校学生特定群体。中小学生思想单纯、涉世不深,容易被犯罪分子欺骗利用。立足抓小、抓早,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延伸到学校,融入到学校法治、德育教育中去,并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做好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

三、搭建三个平台,拓面延伸全覆盖。一是加大媒体公益宣传。在长兴“娘舅来了”“警察故事”“法庭直击”电视栏目开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专栏,通过释疑解惑、案例评析等形式集中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讲清讲明电信网络诈骗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和恶果,强化广大民众防范意识。二是借力网络助推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普法”矩阵,通过“掌上长兴”“法润长兴”“法案萍说”“老陈说家事”等网络热线栏目编发、转发、推送电信网络诈骗法律知识图文信息,举办反诈骗法律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大力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律知识。三是加强阵地直面宣传。在公交传媒、楼宇电视等平台集中播放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法律常识公益广告、法治动漫、法治微课等视频;利用乡村文化阵地、普法阵地,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法治电影(微电影)、展示法治图板等形式,近距离、面对面、直观形象地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法律知识,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共同参与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氛围。

信息来源: 长兴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