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司法局办好“三件事”生动践行“民呼我为”
- 发布日期: 2021-06-15 14:06
余杭区司法局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群众法治期盼,发挥好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集中组织开展一批便民利民举措,生动践行“民呼我为”。
一、建“体验官”机制,听民意、感民生。聚焦群众法治期盼,盯住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建民生小事“体验官”机制。将司法行政职能中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矛盾调解等为民服务事项划分为6类体验项目,分工作人员自查式、党员干部督导式、招募志愿者沉浸式体验3个层次,每人发放一份《感受卡》,推动人人体验一次司法行政职能,感受一次服务态度,摸排一处改进细节,抓好一个提升项目。全局48名党员干部全员下沉,招募志愿者7名,回收感受卡50份。
二、健“评促改”思路,破定势、解难题。抓好群众“呼声”整理分类,落实一名“体验官”机制专员专题研究、梳理分流,并以督办单形式落实交办。打破各业务科室“思维定势”,以《感受卡》收集问题为突破点,组织开展一次自查自检,对现有科室运作模式、业务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重点抓好日常服务细节,提出填补窗口咨询律师因事不在岗空白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区划调整后网络地图无法搜索服务地址等细节举措17条。强化跟踪反馈,执行后期评估机制,视情安排后续“体验官”回头看,形成“体验--反馈--措施--整改--评估--再体验”的整改提高“大循环”。
三、践“办实事”举措,应所急、回所盼。强化需求反馈落实,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全区“法治副校长”座谈会,结合区情重新分配履新,修订管理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等“六个一”专题活动8场。发挥调解力量助力基层治理,按规范化标准重新梳理全区228家人民调解组织,1612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组织160余名区、镇、村三级及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员开展专题培训。推动政府购买人民调解力度,重点培育发展橄榄枝三姐妹、溪岭溪事、泰和人调等调解“金名片”,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东方调解中心开展战略合作,丰富调解服务产品供给力度。深化法律服务进村社,实现全区21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排摸群众普法要点及律所律师擅长专业范围,在仓前街道等地推行菜单化普法,点单授课7场,精准化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信息来源: 余杭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