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司法局擦亮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深化“为民办实事”
- 发布日期: 2021-06-11 17:35
洞头区司法局精准开展“‘五进五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打造“法润兰香”党员志愿服务、“兰小草法律门诊”、“海岛律管家”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建立健全海岛特色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
一、“法润兰香”强赋能,实现“党建”向“工建”延伸。打造法律服务先锋岗。在法律服务、公证窗口设立“法润兰香”党员示范岗,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落实“开门办证日”和办证无休日制度,坚持首问责任、微笑服务、质量评价,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以来,为15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15个。打造乡村振兴顾问团。选派基层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任海岛振兴指导员,提供智囊支持。深化结对帮扶,围绕不同需要,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有效帮助结对村明确发展方向,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等方式,有效推进平安建设。今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538起,成功率达100%,开展各种形式帮扶活动5次,参与人员达57人次。打造法律知识宣传队。切实发挥干警法律专业优势,在妇女节、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时间节点,党员志愿者进村居、进校园、进企业,“点对点”宣传,“面对面”服务。今年以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48次,开展法治讲座36场,受益人群达11000余人次。
二、“法律门诊”广覆盖,实现“配给服务”向“自选服务”延伸。一站式坐诊。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健全7个镇街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兰小草便利店式”服务模式,“兰小草法律服务直通车”、“兰小草巡回门诊”等送法律服务入村居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兰小草巡回门诊”12次,合法引导诉讼案件18件,调解案件4件,仲裁案件6件。自主化寻诊。探索“菜单式”法律门诊供给模式,群众从上墙公示律师中自主选择进行法律服务,提高服务满意度。推行上门服务和预约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和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启“精准通道”,提供“送菜上门服务”。今年以来,提供“菜单式”服务134余次,满意度达100%。多元化供诊。提供专家看诊,针对小微企业需求,依托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组团服务。提供特约看诊,为271家民宿提供“法律体检”,帮助民宿主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的法律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兰小草法律门诊”为企业提出法律风险防范建议25条。
三、“海岛律管家”全链条,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延伸。完善服务网。横向建立“本岛片+离岛片”组团式服务,纵向建立以服务大厅、法律援助工作站、镇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的点上律师值班制,将法律服务融入送法下乡、送法助创、送法解纷、乡村法治建设,筑好海岛律管家“横向+纵向”服务网。筑好保障网。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建设律师“重要窗口”,组建外岛值班律师团,法律援助申请由值班律师主动“代办”,在家门口解决法律问题,有效解决交通不便的大门岛和鹿西岛法律资源不足问题。今年以来,“海岛律管家”主动坐船到偏远的外岛服务30次,代办受理法律援助6起,“庆百年”海岛律管家上门外岛开展讲座等宣传活动5场。引进人才网。引进区外律师事务所6家担任村社法律顾问,有效缓解全区律师资源缺乏问题。整合区内2家律师事务所及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资源,对应街道建立联结关系,组团式开展法律服务,实现全区7个街道共9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信息来源: 洞头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