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司法局“四化四变”推进法律援助申请“最多跑一地”
- 发布日期: 2021-05-13 16:47
遂昌县司法局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深化细化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机制,探索建立线上代办受理申请制度,简化法律援助办事程序,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扩大城乡“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是优化“最多跑一地”平台,变“群众跑”到“数据跑”。充分发挥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核心,20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基点的法律援助实体平台作用,持续推进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制度执行到点到位。由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通过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对援助案件进行初审,并将案件推送至县法律援助中心平台账号,在经过县法律援助中心审批指派后,再由工作站人员直接出具案件文书交当事人现场签字确认,完成整套审批手续。通过服务端口前移,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是深化“最多跑一地”机制,变“多点跑”到“一地跑”。在原有的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机制运行基础上,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线上代办受理申请制度。由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为特定群体开展线上代办受理申请业务。代办业务涵盖赡养、抚养、工伤赔偿等点援案件的当场受理、审批、指派;对象覆盖残疾人、老年人,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当事人等人群。通过落实代办制度,进一步推动基层法律援助服务再细化、再升级。
三是强化“最多跑一地”力量,变“群众跑”到“干部跑”。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已成为基层法律援助案件初审的主要力量,为充分发挥工作站在维护基层民众合法权益过程中的职能作用。遂昌县司法局通过一手抓法律知识,一手抓案件平台实操的方式,双管齐下,切实提高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打造优秀的法律援助初审员、协调员,进一步规范提升基层工作站的运行效果。
四是实化“最多跑一地”服务,变“现场办”到“上门办”。开展法律援助案件审批“零次跑”“反向跑”,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做到受理“零障碍、零等待、零距离”。同时依托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履行“一村一法律顾问”职能,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贴近基层的优势,巩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以更加扎实、优质的服务举措,打造真正便民惠民的法律援助服务。
信息来源: 遂昌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