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司法局“双平台一队伍”提升调解工作质效
- 发布日期: 2021-04-28 17:31
嵊州市司法局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情日记发源地石璜镇建设“坐诊式”实体平台、“网诊式”智慧平台和“会诊式”调共体,今年来,全镇信访矛盾58件,同比下降30.1%,重点信访对象5人,同比下降28.6%。
一、资源整合,建设“坐诊式”实体平台。整合便民服务、驻村指导等职能,凝聚镇村干部、代办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干群力量,以“司法所、综治中心常驻+镇级各线办、站所庭轮驻”形式,整合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常驻单位,预留空间实现镇级各线办、站所庭等单位轮驻或随叫随驻,建成集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诉调对接、诉讼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和纠纷化解中心,形成“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的实体调解平台。
二、数字赋能,打造“网诊式”智慧平台。选取“民情日记”发源地雅璜村,结合阿里巴巴钉钉“乡村钉”试点乡镇,打造运行“民情钉”应用,通过整合“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智慧警务管家”等数据信息,定制“串门”“问题反映”等模块,运用新技术手段记录民情、履新民情、管理民情,构建村级事务线上处置完整闭环,通过“‘民情钉’反馈+调解室+实地调解”方式,实现各类信访维稳线索“随时报”,各类矛盾纠纷“随手调”,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自3月试运行以来,流转疑难问题21个,已解决问题19个,解决率达90.5%。
三、激活队伍,组建“会诊式”调共体。在巩固传统调解队伍的基础上,由司法所牵头协调信访、派出所、甘霖法庭等部门,吸纳“两代表一委员”、村嫂、乡贤等社会力量,吸收心理咨询师、律师、公证人员等专业人士,组建石璜镇“民情调共体”,建立联合调解机制,变“平面调解”为“立体调解”,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融合,形成了多位一体、多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对重大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和做好稳控处理,确保信息能够发现得了、收集得到、处理得好、上报得准,大大提高矛盾纠纷处置效率,2021年该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信、电)服务指数排名均位列全市镇街第一。
信息来源: 嵊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