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司法局推进“三源共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成效
- 发布日期: 2021-04-21 14:42
海盐县司法局进一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警源、访源、诉源治理与警调、访调、诉调对接相结合,着力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将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加快县域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一季度全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9.91%,调处满意率达90%以上。
一是抓牢调解力量基础,打造纠纷化解硬核力量。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劳务派遣、岗位调整等形式,广泛吸纳退休政法干警、社区干部、医务工作者等力量,配足专职调解员148名。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提高案件奖补标准和等级奖励标准,形成“待遇+荣誉”的激励机制,努力培养了一批金牌调解员。吸收律师、法官、调解员、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部门行业骨干,建立百名调解咨询专家库。充分挖掘民间老党员、乡贤、专职网格员等人员,组建了包括武原街道文星社区“星平气和”调解队、秦山街道北团村“良解”工作室等民间调解组织32个。
二是抓实体制机制关键,打造协同治理坚强纽带。以县矛调中心和9个镇街矛调中心为载体,将人民调解职能集中搬进“信访超市”,聚焦诉讼、信访、“110”涉及矛盾纠纷特点,整合组建“三源共治”响应联动力量。健全会商研判、预警监测、调解引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基层治理平台,对工作中发现的纠纷隐患形成预警、交办、反馈闭环处置流程,打造基层治理一体化联动模式。一季度,各镇(街道)通过警情、访情、诉情综合预警研判,对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26起矛盾纠纷进行提前介入,妥善处理,实现从源头预防、苗头状态化解、升级前处置工作目标。
三是抓好源头治理核心,打造基层善治良好氛围。依托法官小组联镇村、百名律师结百村,深化法官、律师与人民调解员双向互动。设立“警律联调”公益法律服务点,律师驻派出所参与纠纷调解,全面提升调解效率和成功率。针对各类信访矛盾,指派律师、调解员“靶向出诊”,加强对信访人员释法释疑、心理疏导等,全力化解疑难信访案件。一季度全县各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法院引调案件314件,成功率为69.5%;各镇街“警调对接”工作室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7件;通过“访调对接”途径化解信访案件19件。
信息来源: 海盐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