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司法局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安置帮教“一件事”落地
- 发布日期: 2021-04-14 18:00
温岭市司法局自2016年探索开展“两类”人员部门联办帮扶救助工作以来,逐步深化推进,乘数字化改革东风,助推安置帮教救助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中率先实现改革落地生根。
一、数字支撑,救助帮扶探索智能化迭代升级。一是“数字”融合排查。建立刑释解矫人员情况预报制度,以刑释通知书、解矫通知书及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开展信息核查,掌握基础数据,登记家境困难情况。结合向省内各监狱发出的“罪犯家庭有无遭遇灾祸”回复函,借助监地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和上门探访,多方结合开展评估分析,主动发现救助需求,确保在回归第一时间,协助办理救助帮扶。现已主动发现救助需求68人次。二是“指尖”便捷申请。突破单一的线下申请方式,借助浙里办App、浙江政务服务网等数字化线上平台,申请人或其代办员可选择更加便利的线上方式提出救助帮扶申请,填写《安置帮教“一件事”申请表》,申请在线办理,以数据跑代替人工跑,实现办事便捷化体验。三是“即时”跨域认定。利用救助信息平台等数字平台开展经济状况核查,核查范围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从省、县层面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一键”快速便捷掌握申请对象在全省区域内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核查数据精准有效。现已通过平台核查经济状况86次。
二、突破传统,救助帮扶实现一体化协同治理。一是部门协同,串联“最广化”救助主体。统筹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资源,建立司法行政、民政、教育、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安置帮教“一件事”一站式联办工作协同机制。市本级参与部门达到16个,已梳理出16个部门的救助政策清单、所需申请材料清单和业务办理流程清单。在平台核查经济状况阶段,将有关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全部吸纳到帮扶救助工作中,共推数字化帮扶新模式。二是多方参与,扩展“最大化”帮扶范围。注重发挥政府部门作用,立足申请人自身意愿,以“一件事”方式为生活困难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刑释解矫人员提供“一站式”救助,解决低保、低保边缘、特困对象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同步开展慈善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将被救助帮扶对象扩大至事实无人抚养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实现救助方式、救助项目和救助范围最大化。三是业务联通,打造“无缝化”集成服务。改变传统的多部门碎片化救助模式,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服务部门用户统一工作平台”,串联救助业务联办部门,串联“一件事”救助业务,逐步实现申请人在线申请和16个部门在线接收、办理、归集和反馈,形成网上救助数据平台流转、联合审批的一站式集成服务,救助帮扶办理过程全闭环。
三、特色鲜明,救助帮扶打造长效化服务体系。一是走“一条路径”,救助帮扶衔接流畅。明确“主动排查—发现需求—经济状况调查—对象认定—部门联办”路径,通过信息共享进行分类、分部门协同解决。民政专员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管理系统、钉钉群等方式,将认定名单、联办申请表单及申报材料推送给各大救助联办业务部门专员处,由司法、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医保等部门落实办理,全程节点明确、分工明确。二是建“两项机制”,救助帮扶全程跟踪。立足构建“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信息共享”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安置帮教“一件事”事前主动发现机制和事后协同探访机制。三是组“三支队伍”,救助帮扶力量坚实。通过财政买单,建立健全家境调查员队伍,统筹入户家境调查;各救助部门落实安置帮教“一件事”救助专员1名,做好部门联办数据的接收、事项办理和结果反馈等工作;各镇(街道)、村居(社区)落实代办员,协助困难对象做好救助申请的相关工作。
信息来源: 温岭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