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海监狱“点线面”结合 做好罪犯评估矫治工作

  • 发布日期: 2021-03-08 09:28
  • 浏览次数:

去年以来,省临海监狱高度关注长时间封闭管理模式下罪犯的心理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精心策划、准确摸排,及时有效化解罪犯心理问题,全力提升监管安全系数。去年以来,共开展个别咨询512人次,心理健康课144场次,团体辅导92场次,全年罪犯严重违规违纪发生率大幅下降。

一、“线上+线下”,紧盯评估“着力点”。一是评估数字化。立足“早发现、早干预”,构建以蓝盾志愿者、包干民警为主体的评估网格,依托罪犯危险性评估、心理危机预警等系统平台,对全监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状况进行“摸底式”排查,确保“全员覆盖、不漏一人”。结合数据分析和现实表现,排摸危险、重点罪犯。二是数字清单化。注重施测评定过程的项目化、科学化、精准化,综合运用16PF、MMPI、“房树人”“曼陀罗绘画”等心理学量表和手段,对排摸出的重点罪犯心理动态进行综合筛查,充分了解其焦虑、抑郁、兴趣丧失等负面心理活动水平,为针对性做好狱内防自杀、脱逃、行凶等管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清单精准化。每月建立评估专项督导机制,针对监区及评估中心民警对评估结果有疑义的罪犯案例进行复评,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重点个案和疑难问题,由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进行督导,强化对罪犯高风险行为信号的辨识和预警。

二、“广度+深度”,牵引矫治“组合线”。一是宣传教育“全覆盖”。进一步规范每周教育日课堂化教学工作,优化整合罪犯教育资源,统筹抓好课程安排、备课设计,面向全体罪犯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科学知识。通过“一台、一站、一报、一网”等载体,集中播放认知调整、情感接纳、情绪稳定、环境适应等主题课程,倡导健康改造方式。二是心理疏导“全流程”。对排摸出来有焦虑、抑郁、睡眠困难等共性心理问题的罪犯,持续开展入监适应、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正念减压等心理团辅活动,努力实现“浸润式教学、互联式沟通、实践式体验”,缓解重点犯群的心理压力。三是危机攻坚“全时空”。通过线上线下综合评估诊断,对筛查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危险情形的罪犯,组织监狱级咨询师团队开展派单式和“一对一”跟踪式心理干预,咨询师对咨询过程中发现的危险犯情和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相关监区,并提出教育管控建议,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去年以来,共成功转化危险罪犯10人次。

三、“分类+分层”,铺设体系“支撑面”。一是完善一类机制。落实罪犯心理健康“一谈一策一档”机制,对原有结构性谈话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梳理统一操作标准,新增自杀自残、易激惹发怒、心理稳定性等三大类8项评价因子。实行分色分级高危预警机制,根据罪犯现实危险性级别,将顽危、重点罪犯以红、橙、黄三种颜色进行区分,确保预警提示更加直观有效。二是建强一支队伍。充分整合全监15名二级咨询师、113名三级咨询师力量,建立“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民警心理咨询师队伍,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施行监狱“统一聘任、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开展分类培训,强化人才培养,实现“一月一主题,一人一包干”。三是深化一项协作。持续深化与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等院校的融合协作,借助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人才优势、智慧科技,建立监地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罪犯健康教育、正念训练、危机干预等工作举措,推进评估矫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信息来源: 省监狱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