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司法局“三个坚持”打造枫桥式司法所

  • 发布日期: 2021- 03- 04 23: 52
  • 浏览次数:

永嘉县司法局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体系,有效提升矛盾拦截能力和就地化解能力。去年4-7月份,全县共调处各类纠纷案件237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一、坚持平台建设集成化,实现矛调触角全域覆盖。全力打造“资源集中、功能完备、运行规范”的县乡村三级矛调平台。县级层面,在矛调中心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整合8大中心和9大重点部门入驻,实行重点行业调解组织轮驻,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信访和投诉事项分流处理,实现调解资源利用和调解效能提升两个最大化。今年以来,矛调中心调解率达100%。镇街层面,在基础扎实的乡镇试点打造县级矛调分中心,整合公安、住建、司法等相关基层站所力量,联合调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选取沿江桥头镇和山区枫林镇先行打造县级矛调分中心。村级层面,扎实推进村级人民调解调委会建设,创新打造田间地头“说事亭”、社区百姓“议事厅”等新模式,开门见山化纠纷。

二、坚持队伍建设专业化,实现多元调解全面开花。加大矛盾调解队伍建设财政保障经费投入、增加专职调解员人数,投入金额全市最高,人员数量全市最多。一是引入律师团队。高标组建43人律师调解员队伍,健全完善律师介入调解机制,并实行派驻坐班,有力放大矛盾调解“一线问诊”效应。二是激发乡贤作用。牵头成立纠纷调解“和事佬”、“乡风文明”督导团,有效发挥乡贤能人关键性作用,相关做法在全省新乡贤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放大“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的个人影响力,共培育品牌调解室22个。如桥头镇人大代表工作站,成为全市民间调解的典范。

三、坚持源头治理常态化,实现风险防控全程贯穿。牢固树立关口前移的超前意识,实行排查、预警双管齐下。一方面,实行上下一盘棋统筹。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从群众“找上门”为干部“送上门”。同时,依托全县929个全科网格和近7400多名网格力量,持续深化微网格动态监管模式。另一方面,注重条块一根绳攻坚。坚持部门、镇街通力合作,推动共性问题解决由治标向“治本”升级。如县纪委聚焦引发矛盾最多的农村“三资”管理领域,全省首创农村“三资”智慧监管系统,投用后全县农村初信初访下降47.8%,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规避了矛盾纠纷。

信息来源: 永嘉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