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司法局“三动”并进积极落实“法雨春风”活动
- 发布日期: 2021- 03- 26 18: 27
萧山区司法局以全面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为目标,立足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抓实抓紧“法雨春风”法治服务月活动。
一、积极主动,以普法为基,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一是坚持串线覆面,开展全域普法。依托全区22个“一镇一品”实体法治基地、352个村(社区)、135个银行网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利用橱窗、展板、LED显示屏等载体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拓宽线上宣讲渠道,在“萧山司法”微信公众号、镇村两级司法微信塔群等平台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包干普法。通过“局领导班子包片+基层司法所包镇”的方式,由6位局领导分头联系指导22个司法小分队,以定期交流、分组实践、责任连带的形式开展包干普法专项行动;主动深入镇街、村(社区),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三是坚持聚焦关键,开展重点普法。扎实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以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及相关案例的法治宣传资讯服务。
二、迅速启动,以畅通为要,确保纠纷化解到位。一是体检先行,全面排查纠纷隐患。推动法律保护关口前移,联合杭州律协萧山分会组建法律服务团,对全区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的免费“法治体检”,帮助查找企业运营中存在法律风险和问题,3月线上线下共体检企业数1728家;组织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对全区镇街辖区进行拉网式排摸,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或降低矛盾纠纷发酵。3月累计摸查588次。二是化解跟进,快速调处矛盾纠纷。对已掌握的纠纷,坚决将调解挺在诉讼前,能就地化解的由属地调委会及时调解,无法就地化解的则由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由5名律师和5名资深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解专班及时介入,有效降低矛盾纠纷升级;对于不适合人民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和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3月全区成功调解矛盾纠纷934起。三是服务同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开通“绿色通道”,如,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增设“维权”专窗,配强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对劳动仲裁、工会等部门移交的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先行受理审批进入维权程序,再指导当事人补交材料。
三、整合联动,以长效为本,确保要素保障到位。一是优化部门协作。加强与区人社、信访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凝聚共同预防与化解矛盾纠纷合力,对化解纠纷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进行共同研判;推行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对接机制,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二是强化社会参与。如强化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做好相关施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桥梁纽带,助力预防化解处置劳资纠纷;进一步激活民间法律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全区187名新农村建设法律顾问、2399名人民调解员等多方作用。三是深化数据赋能。坚持以数据说话原则,每月归集各部门、各镇街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镇村两级法律顾问服务次数等相关数据,根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警,为进一步落实部门、镇街法治主体责任、完善法律服务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信息来源: 萧山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