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司法局“五提法则”缓解农民工“讨薪难”
- 发布日期: 2021-02-08 19:16
上虞区司法局以“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为抓手,综合运用平台提扩、流程提速、服务提质、跟踪提效、普法提档的“五提法则”,打出农民工讨薪组合拳,有效缓解年末“讨薪难”。2020年以来,累计受理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353起,其中群体性案件60起,以调解方式结案300起,调解率85%,帮助追回劳动报酬1000余万元。
一、平台提扩,援助申请“零距离”。在乡镇(街道)以及人民法院、劳动仲裁委员会等部门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3个,设立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360个,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网络。运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等平台,开通24小时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安排律师定点值班,全天候全时空满足农民工法律咨询和援助需求。2020年以来累计提供讨薪咨询服务2800余次。
二、流程提速,案件受理“零等待”。开通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坚持讨薪案件一小时内立案,推行司法所讨薪法律援助咨询、受理、初审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民工群体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的“三优先”机制,对情况紧急或者即将超过时效的先行受理,对讨薪或工伤案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审批手续一次性办结。完善与工会、人力社保、法院等部门的沟通、会商、防范、处置机制,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原则,推动仲裁、法院优先依法作出处理。
三、服务提质,帮助维权“零跑腿”。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接待岗,开辟法律顾问值班窗口,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针对对初步判断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缺少务工、欠薪部分事实证据材料的农民工,指派律师视情况给予查询信息、代书、居中调解、维权指引、代理交涉等帮助,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的需求。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协助农民工做好申请强制执行。2020年以来,累计代办农民工讨薪案件200余起。
四、跟踪提效,讨薪结果“零投诉”。规范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流程和标准,加大“援调对接”和协商解决力度。针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与区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预先对接,协调配合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通过省统一服务平台、重要节点回访、庭审旁听及法官(仲裁员)意见征询等方式加大对已受理的农民工讨薪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努力让农民工群体安“薪”过年。截至目前,跟踪回访当事人对案件审批满意率100%。
五、普法提档,法治宣传“零死角”。利用“12.4”宪法宣传日等特殊节点,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提前介入并营造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良好舆论环境。在民工返乡过年相对集中的车站、广场、劳动密集型工厂、建筑工地等区域设立宣传咨询点,发放讨薪维权相关资料300余份,告知维权方式和途径。联合劳动监督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劳务用工情况和劳动合同签订普查等法治体检。
信息来源: 上虞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