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司法局探索建立“融服务”农民工讨薪快速联动机制
- 发布日期: 2021-02-05 10:54
南湖区司法局围绕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畅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努力实现农民工讨薪“零等待”“零门槛”“零投诉”的“三零”目标。全年共受理群体性讨薪案件21起,涉及750人,为农民工讨回工资600余万元。
一、建立“联调专班”轮值机制。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一楼接待大厅设立农民工专窗,依托“联调专班”轮值工作模式,即每日配一名科室负责人、一名工作人员、一名老娘舅和当日值班律师组成接待专班,为农民工讨薪案件启动快速联调绿色通道。对当天难以解决的疑难复杂纠纷,先向当事人留下工作电话,并以紧急信息形式专报各部门,构建欠薪纠纷齐抓共管、共同破难的良好格局。在案情必要时启动律师“先介入、后指派”模式,力争农民工讨薪案件“快立案、快受理、快起诉、快结案”。
二、创新“5+X”会商机制。联合法院、信访、劳动等多部门,针对群体性纠纷及涉欠薪重大隐患开展定期会商,并根据所涉领域及纠纷发生地,邀请住建、民宗、民政等相关部门或镇(街道)共同参与,确保事权衔接到位,纠纷处理不留死角。同时,依托镇(街道)“四个平台”,打通上下流转渠道,强化群体性劳动纠纷的预警研判,并将分析研判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做到早会商、早介入、早化解。如疫情期间接待李某等25人诉某母婴店老板负责人涉嫌非法集资被拘禁致使员工被欠薪的劳资纠纷,在区司法、区人社局、区法院等部门多次协调努力之下,最终为员工维护合法权益。
三、密织“经纬信息衔接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矛盾纠纷信息互通渠道,充分运用好“访调”“警调”“诉调”等对接联动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之间的无缝对接,提升农民工讨薪多元化解的协同性。定期开展农民工讨薪案件分析研判工作,定期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工作建议,最大限度地预防群体性讨薪案件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通过多调联动协同各部门快速解决农民工讨薪案件8件,跟踪办理涉人数较多的群体性讨薪案件3件。
信息来源: 南湖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