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司法局“三个加法”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化
- 发布日期: 2021-02-04 21:26
东阳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部署,通过壮大专业化队伍、搭建个性化平台、承接多样化项目,加速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化进程。
一、全社会招募,组建“专业+”矫正队伍。一是强化乡镇派驻队伍。根据基层需求,选择26名专业能力强、综合能力优的司法行政干部充实到基层司法所,其中司法行政专编人员任所长的6名,任副所长的15名,全面主导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二是成立专职社工队伍。联系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解决“编制”和“经费”两大难点,聘用社区矫正社工30名,制定《东阳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和岗位调动挂钩,实现“编制足额、统筹用工、薪酬到位”。三是建立党建帮扶队伍。成立市、镇两级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工作小组,村(社区)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搭建“一网格一党小组”的组织框架。吸收党员志愿者85名,与社区矫正对象逐一签订结对协议,明确教育帮扶职责,设置政治党课、普法宣传、助力公益、法律援助、帮困帮扶等8大项目,已累计开展结对活动305人次。
二、全方位联动,搭建“教育+”矫正平台。一是组建一支教育团队。联系市委党校、浙江广厦学院、东阳汽培中心、红十字会、律师事务所等十余家单位(组织),组成一支由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的“修心教育讲师团”,制定《东阳市2021年度社区矫正教育学习计划》,今年已组织教育学习85人次。二是建设两个帮扶基地。与团市委、检察院就社区矫正青少年帮扶工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东阳市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基地,每季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联合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阳市社区成技学院成立社区矫正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基地,建立“三式一体”教育机制和“理论—实训—考证”链式教育,截至目前已帮助57名社区矫正对象成功就业;三是设计开通“云矫治”系统。依托“东阳市社区矫正工作协会”微信公众平台,联系杭州壹点灵心理服务机构,开发网络心理自助服务系统,成功打造“指尖上的心理矫治”。
三、全领域覆盖,承接“修心+”矫正项目。培育社区矫正工作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教育学习、公益活动、个案矫治等非执法性社会项目5个。一是融入中心工作。向农办购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第三方巡查指导服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岗前培训,深入全市各个村(居)开展垃圾分类督查56期1120人次。二是聚焦青少年帮扶。承接省关心桥教育公益基金会“关心桥驿站”和福彩基金会“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两大项目,邀请市政协共青团界委员与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结对,累计开展“成长呵护伞”“创工坊”等活动7期273人次,困难救助10人。三是着眼亲子关系修复。承接腾讯99公益“大手拉小手、陪伴齐成长”项目,筛选20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亲子矫治,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组织趣味游戏、户外活动、亲子手作、情感交流等活动6期124人次。
信息来源: 东阳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