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司法局“三个课堂”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高地
- 发布日期: 2021-02-19 18:08
临海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抓牢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切入点,大力开展“万名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和“法治进校园”活动,创新“青律课堂”“智慧课堂”“心新课堂”,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高地。
一、创新“青律课堂”,推动驻校讲法常态化。一是配强“法助手”。组建24名党员青年律师为成员的“青律护苗”讲师团,结对全市76所中小学、职技校和民工子弟学校,设立校园法律顾问室,担任学校普法辅导员,协助学校完善管理制度,获评全省第二批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计划优秀普法讲师团。二是开设“法讲坛”。推动将《宪法》《民法典》纳入校园学法课程,以典型案例剖析、动漫展示等形式为全体师生传递法治精神。开设“圆桌法治讲堂”,面对面讲解校园暴力、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共举办法治讲座300多场次,提供法律咨询5300人次。三是注重“法实践”。加强沉浸式普法教育,联合市检察院、市法院等部门不定期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庭审全过程。在全市小学校园广泛开展“小小护宪队”组建工作,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根植法治理念。
二、设立“智慧课堂”,实现资源配置均衡化。一是搭建智慧法治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针对城乡法治课程不充分、法治资源不平衡等实际问题,联合开发线上普法教育平台,以“线上+线下”互补形式搭建“第二课堂”,推进法治教育均衡化。二是编制智慧法治课件。精准对接“互联网+法治教育”发展趋势,深度融合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和法治校园等重点要素,指导设计编写31个学法精品课,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获台州市第三届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选初中组一等奖。三是加大智慧法治保障。统一制作“智慧课堂”法治教育建设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采购智慧设施200多套投放到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其中大型校园法治教育显示屏32块,硬件设施配备率达100%。
三、开辟“心新课堂”,促进法治教育长效化。一是深化平台拓展。以“心的呵护、新的未来”为主题,结合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联合市检察院设立“心新”工作室,推动双向法律保护与社会呵护有机融合。全力打造“青少年服务中心”示范品牌,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社区志愿等个性化服务,畅通青少年维权诉求渠道。二是深化部门协同。联合多部门出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定期案情会商、线索双向移送、法律救助帮扶等10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政法各家与市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的职能联动,形成密切配合、无缝衔接的全过程工作闭环。三是深化亲职教育。注重加强家庭互动式法治教育,面向教育失当的监护人开设“强制亲职教育”线上学法课堂,精心设定接受亲职教育的对象、内容、流程,研发22门普法课程,实时推送必学视频6个、选学视频9个。
信息来源: 临海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