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司法局“三大力量”控稳律师行业管理水平
- 发布日期: 2021-12-17 14:00
海曙区司法局持续增强争当“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的意识,紧密围绕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以党建为基础、监督为手段、青年律师培养为重点,做实做细律师行业管理,推进全区律师行业良性发展。
一、“党建力量”重引领,坚定律师理想信念。一是制度为“纲”,夯实基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海曙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通知》,明确律师行业年度党建考核要求,着重规范党员律师组织活动、教育管理、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二是组织为“核”,做实活动。积极开展党史集中学习和警示教育活动,各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入党积极分子全员参与,今年共开展教育集中轮训44场,专题党课12场,人均学时达10小时以上,有效提升律师政治素质。三是服务为“要”,充实品牌。深化“锋领律师驿站”党建品牌,组织各律所支部与18家基层商会举行结对签约,并与辖区内天一、月湖等9大商圈建立法律服务“重点圈”、与各村级工业园区建立法律服务“试点圈”,实现网格式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红色全覆盖”。
二、“监督力量”正作风,强化律师思想认识。一是念好全面督导“紧箍咒”。运用上级督导、交叉督导、领导班子分组督导等形式,对16家区属律师事务所行业突出问题全面督导,对督导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梳理、迅速落实整改。将受到群众举报投诉较多的律所设为专项治理行动联络点,并与上级司法局、其他律所负责人组成联合督导小组对其进行监督,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筑好数字监管“防火墙”。通过“互联网+”手段,使用掌上执法平台开展律师行业 “双随机”监管,实现司法局执法人员入驻率、掌上执法办案率、信用规则监管率、监管事项覆盖率“四个100%”,联合人社局劳动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执法,对律师事务所社会保险缴纳情况进行抽查,联合执法覆盖率达到30%。三是打好自查自纠“免疫针”。贯彻专项治理行动要求,重点查找律师与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等问题,积极排摸近亲属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律师及律所工作人员及从法院、检察院离任后到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共计排摸重点人员19人,在谈心谈话中予以重点关注。
三、“青年力量”见硬核,提升律师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师资建设促“带动”。建立完善《海曙区律师行业培训制度》,打造由10名专家组成的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师资库”,针对行业党建、青年律师、业务发展“三大领域”的培训工作“精准投放”,惠及全区35周岁以下青年律师117名。二是细化部门联系助“互动”。推进职业共同体建设,积极推进律检、律法商思维融合,与法院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组织新执业律师和海曙法院员额法官开展座谈;通过“闻道讲堂”等平台,贯彻落实检律定期会商机制,开展律师和检察官同堂培训,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团队打造有“行动”。结合各乡镇街道的实际特点,从金融、住建、农业等行业入手,打造“绿丝带”德恒青年普法工作室、“罗德法律服务团队”“知源律师团”“甬小律”等众多由青年律师自建自营的团队,今年共开展法律服务201场,参与青年律师320人次,有效扩大律所知名度和社区认可度,群众反响良好。
信息来源: 海曙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