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司法局深化激活市场主体法律服务“红色动力”
- 发布日期: 2021-12-17 14:02
海宁市司法局进一步深化律师行业党建,推动党员律师在服务中心、服务发展中积极作为,以“e线先锋”服务品牌打造为抓手,着力实施律师行业“121”工程,以党建引领法律服务市场主体效能全面提升,为营造更好法治营商环境注入“红色动力”。
一、构建“一张”全覆盖网,畅通服务输送。发挥律师行业党建最大资源效应,引导法律服务资源向市场主体集聚区延伸。以镇街、村社、特色小镇、企业园区、楼宇等为单位横向划分网格,再纵向将协会、商会等作为网格单位,全市建立“12+7”个一级网格,325个二级网格。对尚未聘请法律顾问的63家企业,充分发挥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以“公职律师+志愿律师”双重模式提供1对X服务,并且推动党员律师“亮身份、优服务”。263名法律服务人员以“线上+线下”双重模式入驻网格,总体实现每300个市场主体至少拥有1个法律顾问,覆盖全市10.6万余个市场主体。
二、健全“两大”服务机制,推进服务落实。健全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机制。根据海宁市经济特点、网格布局、市场主体特色,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实施方案》。细化市场主体法律服务规范要求,按照网格类别设立“2+6”“整体+个性”的网格化服务标准和规范。运作以来法律顾问上传服务信息994 条,解答法律咨询862条。健全“四方红色联盟”服务机制。引导各律所党支部与区域市场主体所在党组织结对共建,9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共结对共建21个。并将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作为培育党员律师的重要实践平台,促进党员律师思想、业务双提升。
三、深化“一个”行业品牌,提升服务效能。对接市场主体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深化律师行业“e线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和9大子品牌,通过品牌持续引领律师行业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以上门走访、开设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服务供给侧改革,形成系列典型服务案例,并组织开展案例展演,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在争先创优中进一步激发律师行业服务市场主体的智力和活力。发布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数字化平台,同步嵌入海宁市企业码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在线法治体检、法律文书样板下载、法律咨询等服务,在嘉兴市企业码应用场景竞赛中荣获优秀项目。目前已出具法治体检报告128份,提供企业法治课51堂。
信息来源: 海宁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