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司法局“三手联弹”奏响法治乡村新乐章
- 发布日期: 2021-12-13 18:58
常山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高效、便捷法治保障。常山县共创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2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36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市占比第一。
一、以“平台+终端”为先手,拨响法治乡村强音。统筹热线、网络、实体等三方平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在线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规范化、智能化。今年以来,共接访1685人,来访咨询1038人,来电咨询647人;提供法律援助549件,法律援助服务指数全市第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终端作用,引导群众会用、善用、勤用智能终端机,实现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办理公证等“一站式”服务,打造群众身边24小时不打烊的法生活驿站。目前,全县9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已配备并使用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提前实现2023年乡镇覆盖率超70%的整体目标。
二、以“顾问+干部”为帮手,拨出法治乡村高音。印发《村(居)法律顾问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常山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计分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经费发放、加强执业监督,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协助基层社会治理积极作用。目前已配备15名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600余件。成立“法治村主任”队伍,面向重点执法部门及政法各单位选派“法治村主任”190名,每月20日集中坐班,为乡村管理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切实提高基层依法治理的水平和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三、以“品牌+宣讲”为推手,拨动法治乡村和弦。围绕落实普法责任制、完善大普法格局,凝聚各方普法力量形成整体合力,着力打造出立体化、规范化普法宣传品牌,如“姚星工作室”“小祝说警事”宣教工作室、“能大姐”普法志愿服务队等。依托法治知行讲堂、乡贤馆等现有场所设置普法讲堂,通过志愿服务、政府购买、部门下派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讲,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清、听得懂。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讲90余场,各类主题公益法治宣传活动250余场,受众达83000余人。
信息来源: 常山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