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司法局“五化合一”共推人民调解质效提升
- 发布日期: 2021-11-29 09:31
温岭市司法局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智能化建设水平。1-10月份,全市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10072件。成功调解10065件,成功率达99.9%。
一、机制健全,人民调解上“规范化”轨道。一是规范矛盾纠纷排查研判。落实“季督导”“月分析”“周排查”机制,健全综合研判与重点研判相结合机制,结合矛盾纠纷清源等专项行动,做到日查日清日结。二是规范调解案件对接分流。在“警调”、“检调”、“诉调”和“访调”中规范流程,落实申请、移交、审核、受理、调解准备实施、司法确认、回访、归档“八步走”服务标准,形成简易、一般、复杂案件分类处理规范。三是规范调解组织备案管理。调委会换届后备案登记率达100%,调解员持证上岗率100%。目前,市、镇(街道)两级调委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100%,村(社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92.5%。
二、覆盖全面,人民调解抓“法治化”导向。一是人民调解法治指导全覆盖。以《关于成立温岭市人民调解法治化指导员制度的通知》为依据,建立65名人民调解法治化指导员队伍,其中市级9名,各镇(街道)3-5人。二是人民调解法治培训全覆盖。组织全市650多名村级调解主任集中培训,指导各司法所继续完成人民调解员轮训,在培训中强化依法调解理念,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确认提升调解协议法律效力,2021年人民调解司法确认905件。三是人民调解宣传教育全覆盖。围绕“以案释法”,加强典型调解案例收集物色、整理和公开发布;完善“调解普法”模式,今年“温岭老娘舅”电视调解栏目已播出22期。
三、力量充实,人民调解显“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专业调解力量建设。规范专职人民调解员聘任管理、考核和奖惩,重点吸收“五老”人员加入专职调解队伍,完善由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及各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调解专家库。目前,全市共有专职调解员120名,其中离退休老干部60名,调解专家库人员100人。二是拓展专业调解组织布局。吸纳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江春芳,建立和合家事调解站,专项服务心理失衡对象。今年已调解纠纷142件。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平台建设。推进金融纠纷、商会纠纷、经济开发区、铁路新区及工业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发挥各行业人才和专业优势化解行业纠纷。已指导市场监管局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建立专兼职调解员队伍22人。
四、多方联调,人民调解享“社会化”支持。一是加大调解社会组织培育。通过加大制度供给、政策支持和政府购买等途径,在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培育调解类社会组织。已指导温岭市安置帮教协会设立温岭市两类人员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建立由村民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组成的基层信息员队伍,将吸收“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外来人员精英等加入调解队伍或调解志愿者队伍作为开展优秀村级调委会评选条件。目前,全市共有108名调解社会志愿者,同比增加 50%。三是加强人民调解协会建设。调解协会落实场所、人员、经费“三到位”,实现了实体化运作。2021年,协会的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为25万元,培训、编印案例选、等级评定、绩效评估和评选活动等已纳入市人民调解协会购买服务范围,共同参与服务调解工作。
五、线上支撑,人民调解建“智能化”模式。一是提供“便捷式”线上调解平台。强化线上调解力量支撑,选择18名优秀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线上矛调中心,并建立100人的线上专家人才库。落实“掌上”调解,在“浙里办”开通“人民调解”应用,提供线上申请、线上调解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今年线上调解申请16件,调解申请受理 72 小时响应率 100%。二是打通“互通式”调解应用平台。每日动态更新省人民调解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实现人民调解大数据平台与“省矛调协同应用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目前,“省矛调协同应用系统”案件865件。
信息来源: 温岭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