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司法局用好“微”力量奏响法治宣传“四重奏”

  • 发布日期: 2021-11-29 08:57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景宁县司法局坚持念好“微”字诀,用好“微”力量,“精准把脉”重点群体法律需求,通过巧用“微”视频、 开设“微”课堂、讲好“微”案例、突出“微”宣讲奏响法治宣传“四重奏”,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微”视频学法,普法宣传更走心。结合“互联网+普法”,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拍摄普法情景剧、民法典普法情景剧和普法小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持续播放,生动形象宣传司法行政具体职能,讲解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提升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营造“线上线下”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截至目前,共拍摄并推送《“熊孩子”打赏主播》《家庭中多做家务吃亏吗?》《快速get民法典的养宠新规定!》等普法“微”视频20余条,普法效果显著。

二、“微”课堂说法,法治惠民接地气。结合社会热点及群众需求,按需送法开设“微”课堂,发动各执法部门开辟家庭教育的“互动课堂”、体验丰富的“流动课堂”、部门联动的“帮扶课堂”、乡村振兴的“法律课堂”,重点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人民调解知识、消费者权益、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劳动合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提高学法形式灵活性和内容针对性。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开设各类“微”课堂15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三、“微”案例释法,法治故事更生动。深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结合近期社会热点案件整理、编写普法“微”案例,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小的篇幅阐述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普及该法律法规的适用条件,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准、讲活、讲透,通过“畲乡普法”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使法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截至目前,共发布“以案释法”90余条,用“干货”满满的“微”案例满足企业和群众法律需求。

四、“微”宣讲送法,畲族普法有特色。结合畲族群众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县司法局组建了“畲族山歌普法宣传队”,深入畲族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和村社,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畲语”“畲歌”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把特色“微”宣讲送进农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提高普法效率,实现民族地区普法宣传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送法下乡“微”宣讲活动3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

信息来源: 景宁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