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司法局“三项覆盖”助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 发布日期: 2021-11-18 09:03
  • 浏览次数:

长兴县司法局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打造纵横为边的组织网络、预防为先的工作思路和协同为要的调解力量,实现人民调解工作三项全覆盖,助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一、纵横为边,覆盖全范围的组织网络。一是聚焦地域覆盖。规范化建立乡镇(街道、园区)调委会16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76个,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364名,调解组织真正延伸到、扎根在群众需要的基层末梢。二是聚焦专业覆盖。加强部门合作衔接,在法院、派出所、民政等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3个,方便群众集成办事;设立婚姻、物业、交通、医患等县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组织6个,提供专业性化解工作。三是聚焦重点覆盖。针对重点行业、特色领域设立调委会,如设立和平白茶协会调委会、龙山杨梅协会调委会、水口乡农家乐调委会等,有效化解大量专业要求高、技术性强的矛盾纠纷。

二、预防为先,覆盖全流程的工作思路。一是体制机制完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湖州市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等工作要求,制发《关于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月度定期排查和重点时节专项排查制度,强化底线思维、预防思维,巩固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信息预警排摸。动态掌握纠纷排摸情况,利用“解纷码”为矛盾纠纷赋色,确保矛盾纠纷不堆积、不升级。县局领导干部对排摸出的重点矛盾实行包案制,全程跟踪纠纷动向、参与纠纷化解,今年以来,领导包案纠纷71件。三是宣传引导前置。充分借助排查行动,围绕中心、重点工作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如今年围绕电信防诈骗、民法典等主题开展宣传68场次,深入群众身边讲法,提升法治意识,消除萌芽矛盾。

三、协同为要,覆盖全业务的调解力量。一是协同内部力量化纠纷。县级层面,联合法院开展民诉前调工作,联合卫健部门开展医患纠纷矛盾化解工作,联合住建部门开展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工作。镇街级层面,各基层司法所主动作为,联合各职能部门形成各类矛盾纠纷联调团队,借助矛调中心载体受理调处矛盾纠纷,承担“调解优先”的基础性作用。村社层面,积极融合社会治理多元力量,强化自主管理,推行“制服书记进村社”机制,引导书记参与调解工作,实现“执法人在网格走、执法事在网格办”常态化服务。二是协同外部力量化纠纷。依托党员、乡贤、行业专家、业委会等社会力量,进一步壮大基层调解队伍,充实矛盾纠纷共治格局,在探索中吸纳120名志愿者形成15支调解队,积极参与基层小微纠纷调解。

信息来源: 长兴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