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司法局探索“滴滴调解”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

  • 发布日期: 2021-10-22 10:02
  • 浏览次数:

义乌市司法局坚持“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联合北苑街道及相关部门等组建“滴滴”调解员队伍,推进专职调解力量下沉社区一线,将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在社区,大幅降低辖区警情数量,促进和谐稳定。

一、优化组织结构,延伸工作触角。一是强化工作力量。优化警调衔接,建立兼职调解员+社区民警+“滴滴”调解员的“1+1+1”模式,每个社区在一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兼职调解员和一名民警基础上,增配一名“滴滴”调解员作为专职调解员,共同开展社区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二是规范工作队伍。“滴滴”调解员由本社区内责任心强、公信力佳、业务水平高的居民组成,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配发工作证件,确保能力过硬、持证上岗。三是增强工作保障。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滴滴”调解室,每名“滴滴”调解员配备电动车、对讲机和执法记录仪等工作设备,方便遇到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就近调解,实现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有处去”“有人管”“有人调”“高效率”。今年1-9月,“滴滴”调解员已调解案件1172件,其中主动排摸调解780件,公安移交调解392件;调解成功1163件,成功率99.24%。

二、优化协调联动,增强工作合力。一是优化联动平台。组建“滴滴调解工作微信群”,通过微信群高效集成辖区内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矛调中心、“滴滴”调解员等多方调解力量,开辟协调联动“快车道”,实现纠纷预警、指派、处置等各环节无缝衔接,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果和效率。二是优化联动机制。对社区日常工作中排摸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安排“滴滴”调解员上门调解;对派出所处警后认为尚未构成违法犯罪的纠纷,通知所属社区“滴滴”调解员到场调解。三是优化处置流程。充分发挥“滴滴”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简易纠纷实现当场快速调;无法立即调解的,引导至社区调解,调解成功后协议书上传反馈至微信群;经多次调解不成功或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及时反馈街道矛调中心和派出所,由街道协调各部门力量综合化解。

三、优化保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建立待遇奖惩机制。“滴滴”调解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任,在保障月基本工资基础上,建立奖惩评价机制,确保工作质量同时激发工作积极性。每季度对调解成功案件按照“以奖代补”规定标准发放奖励,今年前三季度共发放奖励经费13万余元。建立调解员季度之星评比奖励办法,对考核前10名的优秀调解员予以奖励,设金牌、银牌、铜牌调解之星及进步奖各一、二、三、四名,给予奖金激励;对季度考核末位的调解员诫勉谈话,一年内两个季度考核末位的予以解聘。二是建立能力提升机制。定期组织律师、金牌调解员等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能专业培训,做到常学常新、学以促用,提升调解员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开展各项学习培训110余人次。三是建立宣传服务机制。加强先进调解员事迹及工作成效宣传,激发调解员工作热情,提升“滴滴调解”工作知名度,引导群众遇事主动到社区寻求服务,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不出社区。

信息来源: 义乌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