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以“小清单”推动“大服务”提升爱民实践活动成效

  • 发布日期: 2021-10-13 09:28
  • 浏览次数:

慈溪市司法局通过建立诉源防范、诉调对接、诉累减轻“三清单”,深入开展“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让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汇聚,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硬核法治支撑。

一、抓关键、树导向,落实诉源防范“责任清单”。一是强化考核指引。以“月对账、季通报”形式,梳理明确普法工作要点、责任清单和重点项目,进一步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形成合力营造良好“尊学守用”法治氛围。二是强化治标治本。开展行政复议“以案治本”专项行动,形成涵盖11个执法领域(事项)、37个问题的重点民生领域执法事项问题清单,将复盘情况纳入年度法治督察重点内容。目前,整改率已达100%。三是强化整顿实效。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系统全员每月落实“三个规定”报告。同时,利用“周二夜学”、组织生活会等载体,持续开展警示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当好“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表率。

二、抓基层、促大局,落深诉调对接“职能清单”。一是矛调关口再前移。深化“网格融调”工作机制,基层司法所及时响应网格“点单”,按需协调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团、网格法官等专业力量下沉,助力纠纷“不出网、就地调”。相关工作成效被省电视台《焦点一线》栏目、《法治浙江》简报报道刊登。二是法律资源再融合。统筹调配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推动商事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着力构建以律师为调解主体的商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目前,由市内22家律师事务所联合发起的市律谐商事调解中心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三是复议流程再优化。开放网络申请端口,增设龙山镇、观海卫镇、胜山镇、长河镇4个基层受理点,为群众申请行政复议提供便利。推行行政复议全过程调解,2020年至今,已成功调解行政争议97件,受理前案件引调率、受理后协调化解率分别达31.2%、33.3%。

三、抓服务、提效率,落细诉累减轻“服务清单”。一是紧抓“公证E通”首创优势。以“公证E通”提升工程为抓手,新上线“公证E通”微信小程序,推出“片区组团”模式,着力加大公证服务供给。启动建设慈溪数字化公证系统项目,为群众办理涉诉涉法公证提供更优服务。二是深化法律援助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受理审查指派宁波市域一体化通办和法律援助审批主办责任制,法律援助纳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尽可能减少求援群众跑动次数。今年以来,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72件,基层站点受理率31%。三是强化联动调解机制建设。完善访调、诉调机制,定期组织公安、法院、信访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鼓励指导人民调解员采用“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的方式,帮助当事人定纷止争,最大程度减少群众诉累,减少诉讼增量。

信息来源: 慈溪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