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司法局四项举措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

  • 发布日期: 2021-01-08 18:21
  • 浏览次数:

柯城区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扎稳“专项宣传、援助平台、部门协同、应援尽援”四个“根基”,集中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力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线上+线下”,开展专题宣传。拓宽“云”端普法界面,借助“普法公众号、律所公益微信群”等信息化途径,融入《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劳动用工法律法规,通过“动漫视频、在线问答、以案释法”等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易“消化、吸收”的法律“食粮”。深入企业(工地)宣传,开展“面对面”法律咨询,解答农民工关注的工资报酬、工伤事故等法律问题,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依法讨薪,提高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近两个月以来,共在普法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发布专辑13期,开展线下专项活动7场,派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咨询200余人/次。

二、“城区+乡镇”,法援平台全覆盖。聚焦“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打造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圆心”,各乡镇、村(社)法律服务站点为“卫星”的法律援助体系,打通农民工讨薪维权申诉“最后一公里”,形成高效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目前,全区有法律援助中心1家,工作站24个,村(社)服务点300余处,法律服务人员900余人,所有工作站点均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初审等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

三、“专职+配合”,强化部门间协作。立足专职法律援助的同时,加强多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项服务。在区法院、区检察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十余个部门设立法律援助接待处,持续“织密”农民工维权网络。进一步强化与区“根治欠薪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讨薪农民工动态和法律需求;密切与人社、劳动监察、住建等部门的配合,利用行政执法手段快速解决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问题,将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以沉疴下猛药的力度,打通“堵点”、切除“痛点”,合力解决农民工维权讨薪“难点”。

四、“简化+重点”,简化流程重点调处。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农民工因讨薪申请法律援助的,直接免于家庭经济条件审查,无需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确保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法律援助申请得到优先处理,做到应援尽援、快审快批。充分利用优质人民调解资源,针对重大复杂或群体性的农民工讨薪案件,邀请专家“把脉会诊”,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时限、一抓到底”。近期,该区“章仕隆品牌调解工作室”仅用时180分钟就成功高效调解了一起拖延2个多月、涉及12名湖北籍农民工因从事土地流转砌坎劳务而产生的集体讨薪纠纷,追索劳动报酬3万余元。

信息来源: 柯城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