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司法局打通全链条探索“三调联动”新机制

  • 发布日期: 2021-01-18 10:36
  • 浏览次数:

义乌市司法局聚焦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内容复杂化等新形势,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一、强化“一体作战”,扭紧三调联动“程序链”。一是强化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完善“诉调对接”,落实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等制度,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完善“检调衔接”,运用和解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和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020年义乌市诉调对接中心接受检察院委托调解案件6件,接受各级法院诉前诉中委托调解案件3163件。二是强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联合机制。坚持“调解为先、复议后行”,创新行政复议前置调解,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配置专职案件受理员和专职行政争议调解员。坚持释法调解,在行政复议审理过程中,引入调解员等多元力量参与听证陪议,调解与释法析理有机结合,2020年行政复议中调解和解181件。

二、强化“平台支撑”,贯通三调联动“流程链”。以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目标,依托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平台,按照“统一受理、分流交办、办理处置、联合化解、跟踪反馈”流程,由“矛调中心”统一受理后,分流指派至各接待窗口或推送至所属镇(街道)“四个平台”进入内部流转,如需多方协同办理的,由中心指定一个牵头部门办理处置,并做好跟踪反馈,实现“三调联动”无缝对接和闭环运行。

三、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三调联动“区块链”。探索建立“调解+X”配套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党建+单元+调解”衔接机制,整合综治、信访工作人员、基层辅警、专(兼)职调解员等力量建立“矛调突击队”,变“等上门”为“迎上门”,解决群众“重复跑、多头跑”。二是建立“调解+普法”衔接机制,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依托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加强调解典型案例宣传,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2020年开展人民调解宣传80余次。三是建立“调解+法律援助”衔接机制,启动法律援助托底保障程序,指派专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同各级调委会提供法律帮助。四是建立“调解+诚信监管”衔接机制,将经司法确认后的人民调解协议履行与个人(企业)信用挂钩,对申请强制执行仍拒绝履行的记录诚信档案。2020年人民调解成功后经司法确认的63件,已全部履行到位。

信息来源: 义乌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