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司法局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
- 发布日期: 2021-01-14 17:28
洞头区司法局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智慧矫正+规范执法”为“抓手”,以“智慧矫正”信息化体系为“驱动”,着力构建指挥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矫治精准化、帮教便捷化的智慧矫正模式,提升社区矫正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一、借助矫正中心,推进智慧办公。依托社区矫正智慧中心,对标司法部“智慧矫正”清单,建成总面积400余平米,集报到登记、入矫宣告、训诫谈话、心理矫正、教育学习、远程指挥等功能室。在矫正中心和7个司法所装备高清监控摄像头、人脸指纹仪、执法记录仪、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实现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与司法所实时音视频双向互动、多点在线、多屏幕集中显示。推进政法一体化单轨协同办案工作,建立案管室,推行调查评估、入矫接收等执法文书网上流转,实现与公检法、监狱等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
二、借助管理平台,推进智慧执法。依托“浙江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管理,录入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帮扶全业务数据化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分析功能,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准确评估、心理测评、矫正分类,实现智能评估。运用监控预警、工作提醒、异常轨迹预警等功能,对社区矫正对象未完成教育、社区服务、未签到、越界等情况实现智能预测预警。运用矫正方案库智能生成个性化监管和教育帮扶建议,实现智能决策。今年以来,处置网上预警4869起,风险评估92起、心理辅导53起。
三、借助技防手段,推进智慧管控。依托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施“手机定位+电子腕带”双管控措施,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配备定位手机,对重点人员、受过警告处分人员进行电子腕带定位,划定限制社区矫正对象活动区域“电子围墙”,社区矫正对象定位率100%。实施“微信监管+视频报到”机制,通过“实时位置共享”“个人实时照片更新”,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的全过程、全时段、全区域监控。该局连续12年实现社区矫正对象“零脱管”“零重新犯罪”。
四、借助手机APP,推进智慧矫治。依托两矫一汇智能化平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完成社区矫正信息采集、信息化核查、定位监控、警报处理、审批事项办理等日常管理工作,社区矫正对象随时随地接受位置抽查、风险评估、思想汇报、月度考核、在线教育、便民服务等普惠、便捷、高效的矫治工作,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教育帮扶在线上”。
信息来源: 洞头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