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司法局“司法联侨”机制推动为侨服务工作
- 发布日期: 2020-08-28 18:21
下城区司法局为切实做好该区侨务工作,联合区侨联建立并深化“司法联侨”机制,推动侨企法律服务实现全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力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建好“三大平台”,实现为侨服务全域化。一是充分运用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侨企、侨胞服务窗口,发挥法援律师、社区律师和街道司法所的作用,先后为侨界人士提供法律咨询200多人次,实现涉侨法律服务全覆盖。二是积极搭建“跨贸小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平台。在“国际街区企业联盟”“新侨跨境贸易协会”等创客平台云集的跨贸小镇建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带领律师团队主动上门做好对接,及时开展涉侨涉企法律宣传服务。三是着力打造律师工作室法律服务阵地平台。在辖区侨属侨眷数量众多的仓桥社区成立“明志”法律服务律师工作室,开设“法润金侨”大讲堂,大力宣传侨法、政策,着力解决涉侨法律问题,营造亲侨、爱侨、护侨的和谐环境。
二、建强“三支队伍”,实现为侨服务专业化。一是健全“司法联侨”领导机制。建立由区侨联、区司法局、数字经济产业园、街道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司法联侨”工作领导小组,确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成效评议制度,确保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二是建强律师专家服务团。发挥“下城区党员律师公益联盟”和知名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互联网法律服务团队”等作用,形成近400名律师组成的强大法律服务团队,确保对口法律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专业性。三是组建为侨志愿者队伍。组建由街道、社区成员组成基层为侨服务队伍,做好日常侨法宣传普及工作。
三、坚持数字赋能提质效,实现为侨服务科学化。一是提升数字侨联功能。以完善数字统战平台建设为契机,在数字侨联平台增设律师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侨界志愿者服务项目,推出“菜单式”法律服务清单供侨资企业和侨胞侨眷选择。二是开展“云上”服务。创设“空中慕课”“空中沙龙”等普法形式,开展视频连线答疑活动,为包括侨企在内的数百家企业开展了6场涉疫情法律问题讲座和政策条例解读,让侨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共同受益。三是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信息联络机制,建立与侨界人士联系的微信群、钉钉群,加强与侨胞侨眷感情交流、信息沟通,累计上门服务和“云”服务1000余次,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信息来源: 下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