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司法局打造“离岛”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 发布日期: 2020- 07- 24 17: 36
  • 浏览次数:

嵊泗县司法局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抓队伍建设,打造“红润司法 法润岛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品牌,为离岛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做好“蓄力文章”,破解供给瓶颈。针对地处海岛、法律服务资源匮乏的实际难题,通过开展法律服务行业“扬帆行动”,成功引进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到该县设立分所,结束了县内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历史。加强对本地年轻律师的培养力度,激励年轻律师扎根海岛服务基层,积极向省厅、市局争取海岛法律援助律师,目前该县执业律师由原来的3名增加至6名,有效缓解了专职律师资源不足的困境。扩大公职律师队伍,鼓励各行政单位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公职人员申报为公职律师,促使队伍不断壮大,已由原来的1名公职律师增加至9名。

二、做好“合力文章”,提升服务成效。在该县法律服务行业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环境,规范执业行为,加强队伍管理,提升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的水平。在用好用足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内提素质,以当好“八个排头兵”为牵引,落实党建责任、强化素质提升、增强党建活力,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党建专区,工作中亮明党员身份,设置党员先锋岗,打造党建墙,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6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到该县调研党建工作期间,充分肯定了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党建工作,指出“要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广东海渔嫂等经验做法”。

三、做好“聚力文章”,创新供给方式。加强岛城“智慧司法”服务体系建设,在该县7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配置智慧司法桌面咨询系统,打通司法惠民“最后一公里”。探索公职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职业优势和业务技能。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律师、人民调解员、党员志愿者、普法志愿者四支队伍建设,全力构建“海陆联动”调解机制,建立“东海渔嫂”调解队伍,打造“倪华国首席调解工作室”等一批品牌阵地,有效化解民间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目前该县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55个,派驻调解工作室8个,调解员319人,党员249人,占比78.06%,形成了以乡镇、社区调委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大调解”组织体系。

信息来源: 嵊泗县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