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司法局多举措助推乡贤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 发布日期: 2020-06-30 19:04
缙云县司法局积极探索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人民调解,助力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一、构筑“三大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一是建立“民间人才+专业组织”。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引导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步整合律师、法律工作者、公检法等专业力量,配套选聘、培训、考核等机制,打造复合型、专业化队伍。目前,各级联谊组织吸收乡贤1518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25名。二是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创新将矛盾纠纷化解与全县10家110联合调处中心、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深度融合,并与司法行政部门共建“工作联络站”,打造“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延展基层防控能力。三是围绕“事前化解+事后跟踪”。依托乡村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信访积案化解大比拼、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活动,建立“一案一档”、定期回访等事后动态跟踪制度,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长效化。
二、围绕“三大打造”,助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一是致力法治宣传视觉化打造。结合民主法治村创建,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打造地方特色法治文化地标,努力形成“镇镇有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村村有法治长廊、法治书屋”的普法矩阵。二是致力矛盾调处品牌化打造。建设“一所一品”调解品牌,全县已建成“正道讲和团”“近民宣讲团”“南乡零距离”等各类乡贤参与的品牌调解工作室6家;创建律师调解平台,全面启动“一镇一律所”调解模式,目前已试点建立律师调解室4个。三是致力矛盾调处标准化打造。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建立纠纷受理、调解、履行、回访、移交、委托等工作制度和程序,严格人民调解员选聘、培训和考核。召开全县人民调解工作会议,通过选树9名“金牌”调解员、12名调解能手,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调解员更加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彰显“三化成效”,引领乡土治理“风向标”。一是促进基层治理全域化。全县18个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结合乡镇的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调解模式,如七里乡“正道讲和团”自发形成自己的制度,以协会监督解决村级调委会虚置的现象;三溪乡“正道讲和团”形成“乡风+习俗”模式,通过对习俗、惯例、集体身份、乡风确认,产生出对冲突的自我消化方式等等。二是促进基层治理便民化。全面整合政法资源,助力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全县43名“正道讲和团”成员全部进驻,打造纠纷调处的缙云金名片。三是促进基层治理柔性化。重视地域特征,发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开展“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测评,创新“一约两会三团”工作,以社会评议的方式革除陋习,重塑乡村道德秩序。
信息来源: 缙云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