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司法局“五办”工作法打造“法援惠民生”品牌

  • 发布日期: 2020-06-19 17:40
  • 浏览次数:

柯桥区司法局着力打造“法援惠民生”品牌,探索法律援助“五办”工作法,切实提高群众法律获得感。

一、全域通办, 放权明责提质效。针对柯桥区南部山区群众反映的距离区中心较远、来回奔波十分不便的问题,区司法局将主办责任制权限下沉,把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作为阵地开展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明确相关站所负责人直接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并承担案件进度、质量监督职责。截至目前,已有96人次在全域范围内的中心、站所提出申请,获得法律援助。

二、云端智办,网上申请零门槛。持续推进“网上法援”+“指尖法援”数字化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结合镇(街道)24小时“法超市”等数字终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申请人可通过“浙里办”APP、12348浙江法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直接申请援助。疫情期间,加急推出“掌上服务大厅”,进一步对网上平台进行升级,特别对群众操作中遇到困难的补充申请材料等方面问题进行优化,网上办仅需“拍照、上传”30秒轻松解决。2019年至今,各云端平台已累计办结援助申请282起。

三、律师代办,专业服务零距离。对于申请人申请援助、上传材料等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援助律师进行代办;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可上门办理。下沉服务,在帮助群众如何使用日益便捷的援助申请上下功夫。同时加强服务回访,通过不定期电话回访,随机抽查法律援助办案人员服务质量进行问询,并将评价情况向律所通报,已累计派遣律师195人,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

四、容缺先办,诉求先行解民急。把握困难群众需求痛点,在申请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申请时,材料存在缺失,通过陈述被侵权事实,可初步判断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告知,情况紧急时可实行先行办理。例如在家庭暴力等类型案件中,申请人表明有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记录等的,可先审批再补足,不强求群众提供完整证据。目前,共开展容缺先办23起,收到群众感谢锦旗8面。

五、中心速办,立办立结零积案。援助案件符合申请条件的,当日办结;对于材料缺失的,可通过“容缺办”受理的,当日办结;对于关键材料缺失的,委托援助律师帮助收集,三日内作出结果。同时,加大与矛调中心、劳动仲裁、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法律援助案件“快立、快裁、快审、快执”工作目标,确保事事有回音、案件不堆积。


信息来源: 柯桥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