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司法局以法为媒全面推进“律园”结对共建
- 发布日期: 2020-06-19 17:39
临海市司法局立足“服务集成、品质提升”,集成法律服务的资源优势和园区产业的集聚优势,推动律师事务所与产业园区“联姻式”结对共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多部门协作,布局联动“网格化”。联合发改、经信、工商联等部门和行业协会,全面排摸梳理全市40多家园区的产业构成、生产经营等情况,结合“一园一产业”,将特色业专长的律师事务所分别与医药化工、眼镜、彩灯、旅游休闲等园区合作共建,实行“一所一园”“一所多园”捆绑结对。建立法务会商研判、分析报送制度,收集汇总律师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把脉风险点和薄弱点,强化主动防范,联合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法律风险分析报告2份,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法治参考。总结提炼、固化提升“惠企便民”“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成功经验,借助律师联系点、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等制度优势,推进律师资源均衡配置,以镇(街道)为单元条块式、网格化落实结对服务责任。
二、高标准推进,优质资源“集约化”。加强律师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作律师服务园区工作指引,进一步强化专业化操作规范,明确预约、问询、查阅、核实、风险提示、出具建议等10项工作流程,精心设计“一函一表一书一报告”法律文本,实行“一园一册”管理。参照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建设标准,在有条件的园区管委会设立律师联系点,制作公告牌,公布联系律所名称、联系方式、联系律师以及服务范围等要素,同时推动律师调解功能下沉一线,在江南物流园、电商创业园、眼镜城等16家园区建立律师调解室,联合辖区调解组织开展园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实现一般矛盾不出园区。截至目前,成功化解劳动争议、知识产权、购销合同等纠纷29起。
三、全方位发力,需求供给“精准化”。以进园入企“法治体检”为抓手,全面开展《民法典》《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宣传工作,推动律师切实承担法律宣传解读职责,相继在大洋工业园、头门港新区、东塍彩灯城等园区开设“法治课堂”,讲授专业法及惠企政策法规,受惠园区企业达200多家。针对微商园区市场主体法律需求,结合“互联网+”营销特点,创设“法治沙龙”平台,“面对面”为微商答疑解惑,重点讲解利益追偿、证据锁定、风险规避等法律实用技巧。截至目前,已举办3期“法治沙龙”、涉及120多家市场主体。以激活企业发展潜力为目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全市5家具有破产管理人资格的律师事务所执业指引,通过重组、和解等形式为园区10多家企业走出困境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信息来源: 临海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