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司法局“三对标”掀起新时代法治文化“三阵风”

  • 发布日期: 2020- 05- 25 18: 06
  • 浏览次数:

鄞州区司法局不断拓展法治文化建设平台,,形成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三对标”织密法治文化网络,掀起“三阵法治风”。目前,全区共建成区级法治文化阵地6个,镇(街道)级25个,村(社区)级109个。

一、对标龙头稳框架,打造精品化“风向标”。推动法治文化阵地精品化,筛选镇街重点项目,升级入选区级年度建设和资助项目,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示范标杆,实现精品项目“遍地开花”。七五普法以来,该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50余万元,建设区级项目4个,资助重点项目6个。投入50万元建立鄞州首个弘扬宪法精神、倡导全民学习宪法的“塘溪宪法主题园”,多次亮相央视《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等主题政论片;在东钱湖检察室建立全市首家集普法宣传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心理健康辅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依托下应街道小蚂蚁6号空间,打造小蚂蚁宪法广场,延伸村社示范法治教育基地建设。

二、对标品牌密织网,打造规模化“风景线”。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串珠成链、扩线成面,整体化、模块化、类型化整合法治文化阵地,打造“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法治文化风景线,在形成辐射全区的“法治文化网络地图”。2019年,区司法局针对青少年组织开展“法治小卫士游鄞州”活动,以区法治文化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宁波书城法治长廊、塘溪宪法主题园等法治景观为主线串起一条“法治景观一日游”路线;以湾底村为镇街“法治风景线”建设样板,建设“湾底村法治景观苑”,沿线打造宪法主题公园、法治乡村振兴之路、法治长廊、非遗法治文化创作馆等点位,把法治融入生活,丰富群众精神素养。

三、对标时代深浸润,打造本土化“风俗画”。深植时代,扎根乡土,把法治文化融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中,打造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阵地。鄞州区司法局结对78家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法雨村风”进礼堂活动,通过法治文艺节目为群众呈上法治盛宴;精准定位不同人群,发挥普法志愿团队作用,回龙村在文化礼堂设立“581”流动人口法治工作室,明确“普法员、调解员、服务员”三大员职责,成为推动全域治理的重要力量;挖掘历史文化名村勤勇村的红色历史,建成“红色勤勇法治文化长廊”;在湾底村非遗博物馆建立非遗法治文艺工作室,将法治人物、法治典故等融入剪纸、瓷画等非遗中,提高法治宣传趣味性。


信息来源: 鄞州区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