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司法局多职能入驻县级矛调中心筑牢“两会”防火墙

  • 发布日期: 2020-05-25 18:07
  • 浏览次数:

台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资源力量入驻县级矛调中心,实现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的目标,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的基层,化解在当地,确保“两会”期间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应驻尽驻,夯实“一核多元”组织架构。以县市区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为核心,法院(立案、速裁)、司法(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复议、法律援助、仲裁分会)、信访(接访)、人社(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纪检(信访督查)等6个部门职能科室常驻办公,形成了以区级化解中心为内核,公安、行政执法、住建等12个部门和19个化解分中心为外围的体系化配置资源。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推进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和行政调解组织应驻尽驻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的人民调解组织均已入驻当地县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全市共有进驻矛调中心人民调解员64名,其中专职调解员52人,这些调解组织以常驻或轮坐的模式进驻中心,由专职调解员“坐诊”开展针对性调解工作。

二、整合职能资源,构建“综合化解”功能体系。在县级矛调中心设置有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诉前调解)、行政复议等接待窗口,按照统一引导、即时分流、调解前置、联动化解的梯度处置要求,对全区的矛盾纠纷进行集中调度和化解,真正打造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便民窗口平台,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切实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调解服务。今年以来,全市矛调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87件。

三、完善权责体系,健全“源头分流”工作机制。依托浙江ODR平台,将矛调中心受理的纠纷案件合理分流至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专业调委会进行综合调处,并明确了化解时限。责权关系简单清晰的,交办至乡镇街道“四平台”、全科网格或相关入驻单位就地解决;案情复杂或乡镇街道、部门先行调解未成功的,启动联合接访程序,召集属地属事单位及相关调解团体,开展联合调解;涉及多部门、跨区域,特别复杂且有社会稳定隐患的,邀请市分管领导、事权部门、属地乡镇街道进行“三方会审”,真正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格,一般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镇”的工作目标,杜绝进京访、越级访、重复访等情况发生,确保两会期间绝对稳定。


信息来源: 台州市司法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