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司法局“三赋能”助推仲裁国际化建设
- 发布日期: 2020-05-20 15:12
杭州市司法局指导杭州仲裁委员会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手抓发展,通过加强国际组织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国际人才队伍,进一步打响国际仲裁品牌,为杭州“一城一窗”建设提供优质仲裁法律服务。
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仲裁水平。积极参与东盟仲裁联盟,加强与东盟各国仲裁机构深入合作,为中国企业参与东盟国家的商务活动,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与巴基斯坦仲裁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联合主办“2018第三届国际仲裁大会(中国-巴基斯坦)”“2019中国-巴基斯坦国际仲裁论坛”,共同研究建立“中巴经济走廊”(CPEC)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助推“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对接。积极与涉外企业、园区合作,为在杭国际创新园、物联网指挥部、杭商大学、Young Arbitrator Forum等组织打造企业交流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二、深耕国际会议,打造仲裁国际化平台。完善涉外程序规则,加强国际仲裁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关于加强仲裁国际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仲裁事务的规定》。杭州仲裁委员会牵头打造“跨境争端解决常设论坛”,邀请美、英、澳、韩等近1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国际仲裁领域专家参加“2019第三届跨境电商常设论坛”,并联合市工商联、省律师协会等机构,构建“共商”合作、“共享”政策、“共建”跨境电商争端解决的法律共同体。联合20余家国外仲裁机构发表《“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共同探索仲裁、调解、诉讼等争议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协调。与省商务厅、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和新加坡在法律及经济领域的对话合作,促进两地全面交流合作。加强与联合国贸法会、英国特许仲裁员学会等国际机构对话交流,近三年来,开展国际互访交流60余次,联合举办论坛活动21场,受邀请参加国际论坛40余场。
三、建设国际人才队伍,提升涉外仲裁服务能力。2019年新聘国际仲裁员28名,境外仲裁员在涉外仲裁员队伍比例增至35%。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训,以联合国贸法会示范规则为指导,联合国际商会仲裁院编辑国际仲裁案例及国际仲裁程序教材,举办杭州国际仲裁全景式研习会,邀请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等地国际仲裁资深专家、仲裁员、大律师演讲授课。遴选40余名涉外青年法律工作者,通过模拟仲裁庭和浸入式课程的形式深度研习国际仲裁程序,提升在杭涉外法律服务人才能力与水平。
信息来源: 杭州市司法局